[发明专利]基于视频分析的双黄交通标线的重建识别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7953.6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8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申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警官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V20/54 | 分类号: | G06V20/54;G06V20/40;G06V10/44;G06V10/56;G06V10/764;G06V10/762;G06T7/11;G06T7/136;G06T7/194;G06T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邢文月 |
地址: | 2100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视频 分析 双黄 交通 标线 重建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频分析的双黄交通标线的重建识别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方法包括步骤:S1、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方法去除运动目标干扰,得到输入视频的静态背景图像;S2、采用词袋BOW模型提取双黄线目标Sift特征,并使用多核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监督学习得到仅包含双黄线目标与周边路面的感兴趣区域;S3、基于颜色纹理特征聚类的方法对感兴趣区域图像中的双黄线目标进行分割,并通过形态学处理消除磨损式双黄线的影响;S4、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曲线拟合方法对双黄线的截断部分进行定位重建。本发明系统与上述方法对应。本发明可有效降低周围环境干扰,在磨损、截断等污损情况下,对残留目标信息更加敏感,检出精度高,具有强鲁棒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属于机器视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视频分析的双黄交通标线的重建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双黄线等交通标线定位与重建在交通违章行为的智能判定、统计车道线污损率等研究领域具有基础性研究价值。但由于受到建设条件的限制,交通监控视频中车道线目标容易受到污损、遮挡、恶劣天气等复杂监控场景的影响,现有检出与分割方法容易产生较大概率的漏检与错检,鲁棒性不强。
在交通监控视频中的车道线分类检出领域,有学者钱将传统图像增强算法与深度网络模型训练相结合,端到端的解决复杂道路场景下的车道线目标检出问题[1]。庞等人则提出一种语义分割神经网络,通过逐层融合车道线边缘特征同时建立跨层的语义连接实现了车道线的准确分类(庞彦伟,修宇璇.基于边缘特征融合和跨连接的车道线语义分割神经网络[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9,52(08):779-787)。目前基于深度学习方法下提取的高维特征在目标检测分类上具有良好的性能,但在目标精确分割问题上主流算法仍是依赖于低层统计特征。学者徐等人通过变形Sobel算子扩充双黄线区域纹理得到双黄线区域位置,进而使用Hough直线变换方法对双黄线进行分割[2]。熊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彩色检测线的线间差分与灰度帧差统计法相结合的改进混合型方法,减少阴影对双黄线检测精度的影响[3]。上述方法在目标定位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目标边缘分割抗噪性较差。同时,基于纹理特征提取和基于词袋(BOW)模型的对象分类分别在海冰分割、输电线检测、地形测绘等领域下的目标分割与分类领域取得过良好的结果[5-11],为解决本文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视频分析的双黄交通标线的重建识别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监控视频中污损交通标线的分类检测存在精度低、漏检率高等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视频分析的双黄交通标线的重建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方法去除运动目标干扰,得到输入视频的静态背景图像;
S2、采用词袋BOW模型提取双黄线目标Sift特征,并使用多核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监督学习得到仅包含双黄线目标与周边路面的感兴趣区域;
S3、基于颜色纹理特征聚类的方法对感兴趣区域图像中的双黄线目标进行分割,并通过形态学处理消除磨损式双黄线的影响;
S4、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曲线拟合方法对双黄线的截断部分进行定位重建。
优选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取输入视频的第一帧图像的各像素点灰度值设定为均值的初始值,同时设定方差初始值、高斯分量个数初始值、权重;
S11、将当前图像帧像素点p在t时刻的像素值Mt与已有的高斯分量依次进行匹配;如满足匹配条件,根据当前像素值不断迭代更新调整第i个高斯模型的参数和权重;如果不满足,则进入步骤S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警官学院,未经江苏警官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79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