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扭转减振器及动力传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7281.9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7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袁辉;袁梓玉;袁梓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辉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315 | 分类号: | F16F15/315;F16F15/131;F16F15/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扭转 减振器 动力 传动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扭转减振器和动力传动装置,其中扭转减振器包括外传动销、内传动销、传动带和弹簧座,若干个外传动销设置在相同个数的内传动销的外周,若干个内传动销沿同一圆周设置,传动带呈封闭的蛇形结构并连接各外传动销和内传动销,每个外传动销径向内侧设有一对弹簧座,每对弹簧座之间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传动带与各个外传动销以及各个弹簧座啮合。动力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飞轮、第二飞轮和上述扭转减振器。有益效果:扭转减振器具有非线性、渐进式的扭转减振刚度,减振效果好;传动带的多个接触位置受到啮合作用,不易发生啮合齿滑移现象,从而提高了扭转减振器运动件的结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扭转减振器及动力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发动机的燃烧爆震,在输出轴旋转过程中造成了无法避免的扭转振动,该扭转振动对动力传动系统是有害的,同时还会造成振动与噪声。为降低该扭转振动,需要在发动机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入轴之间增加一套扭转减振器。
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201910222964.3一种双质量飞轮,其中的扭转减振器包括传动带、传动销、弹簧和弹簧座,在飞轮高速旋转状态下,弹簧、弹簧座以及传动带本身产生巨大的离心力,这种离心力会导致弹簧和传动带之间以及传动带与传动销之间发生滑移,降低了扭转减振器运动件的结构稳定性,严重影响双质量飞轮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转减振器及动力传动装置,以解决动力传动装置在高速旋转状态下的扭转减振器的弹簧和传动带之间、传动带与传动销之间发生滑移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扭转减振器,包括外传动销、内传动销、传动带和弹簧座,若干个所述外传动销设置在相同个数的所述内传动销的外周,若干个内传动销沿同一圆周设置,所述传动带呈封闭的蛇形结构并连接各所述外传动销和所述内传动销,每个所述外传动销径向内侧设有一对所述弹簧座,其中:
每对所述弹簧座之间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传动带与各个所述外传动销以及各个所述弹簧座啮合。
传动带分别与弹簧座和外传动销之间啮合,使传动带的多个接触位置受到啮合作用,不易发生啮合齿滑移现象,从而提高了弹簧座与传动带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作为上述的扭转减振器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止动卡爪,若干个所述内传动销围设在所述止动卡爪的外周,所述止动卡爪与所述传动带啮合。
止动卡爪与传动带啮合,避免了传动带在内传动销上的滑动,从而提高了内传动销与传动带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作为上述的扭转减振器的优选方案,每对所述弹簧座的相互背离的侧面均设有一个卡箍,所述卡箍与所述弹簧座卡接,所述传动带夹设在所述卡箍和所述弹簧座之间。
通过设置卡箍,使传动带夹设在卡箍和弹簧座之间,进一步防止弹簧座与传动带之间发生异常滑移。
作为上述的扭转减振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弹簧座沿Z轴方向的端面设有凸台,所述卡箍设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挂钩。
在弹簧座的Z轴方向的端面设有凸台不会影响传动带的传动,同时卡箍与弹簧座通过凸台和挂钩卡接,方便安装与拆卸。
作为上述的扭转减振器的优选方案,在一对所述弹簧座中,一个所述弹簧座沿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设有导向柱,另一个所述弹簧座沿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柱滑设在所述导向套中,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导向套的外部。
两个弹簧座通过导向柱和导向套的导向作用,能够防止弹性件伸缩时弯曲。
作为上述的扭转减振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辉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辉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72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