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骨架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8600.6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2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曾厚旭;马强强;蒋光阳;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骨架 加强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骨架加强结构,涉及汽车骨架强化技术领域,其包括呈上下间隔设置的发动机舱边梁和发动机舱纵梁,发动机舱边梁和发动机舱纵梁之间连接有前轮罩撑板,前轮罩撑板的内侧设置加强架,加强架靠近发动机舱边梁的一侧与发动机舱边梁固定,加强架靠近发动机舱纵梁的一侧与发动机舱纵梁固定,且加强架的中部位置与前轮罩撑板固定;加强架靠近发动机舱边梁和发动机舱纵梁的两侧均向背离前轮罩撑板的方向弯曲并形成有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分别固定在发动机舱边梁和发动机舱纵梁上。本发明具有减少轮罩撑板在碰撞中弯折并侵入乘员仓的情况发生,并有助于保证乘客的安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骨架强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骨架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骨架是汽车的基本载体,其结构的稳定与强度,一度是决定汽车安全性、抗冲击等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汽车骨架的稳定与强度一直以来都是汽车生产厂商重点考虑的技术之一,而对汽车骨架的研发与创新也一直在路上。
现有技术中,参见图1,存在一种汽车骨架,其包括呈上下间隔设置的发动机舱边梁1和发动机舱纵梁2,发动机舱边梁1和发动机舱纵梁2之间连接有前轮罩撑板3。
目前,基于一般车辆的高度,在发生撞车事故时,前轮罩撑板是最容易碰撞到的位置之一。在现有技术中,前轮罩撑板紧为一块具有曲面板支撑板,用于支撑并连接发动机舱边梁和发动机舱纵梁,然而,该前轮罩撑板在碰撞中很容易发生向内弯折的情况,并向内侵入乘员仓,严重危害乘客的安全,存在待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骨架加强结构,借助加强架对前轮罩撑板进行支撑,从而减少轮罩撑板在碰撞中弯折并侵入乘员仓的情况发生,并有助于保证乘客的安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汽车骨架加强结构,包括呈上下间隔设置的发动机舱边梁和发动机舱纵梁,所述发动机舱边梁和发动机舱纵梁之间连接有前轮罩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罩撑板的内侧设置加强架,所述加强架靠近发动机舱边梁的一侧与发动机舱边梁固定,所述加强架靠近发动机舱纵梁的一侧与发动机舱纵梁固定,且所述加强架的中部位置与前轮罩撑板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运用中,由设置在前轮罩撑板内侧的加强架支撑前轮罩撑板,实现对前轮罩撑板的支撑作用;并将加强架靠近发动机舱边梁和发动机舱纵梁的两侧均向背离前轮罩撑板的方向弯曲并形成有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上支撑部到下支撑部部分的加强架呈拱形结构状,有助于增强加强架的受力能力和抗弯曲能力,提升加强架对前轮罩撑板支撑力,从而减少轮罩撑板在碰撞中弯折并侵入乘员仓的情况发生,并有助于保证乘客的安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架呈“人字形”,且所述下支撑部在加强架上形成有两个,且两个下支撑部均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倾斜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强架呈“人字形”设置,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加强架对前轮罩撑板正面的支撑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加强架对前轮罩撑板从侧向倾斜指向的支撑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架靠近前轮罩撑板的中部朝向背离前轮罩撑板的方向凹陷设置并形成凹槽,所述加强架靠近前轮罩撑板的边缘与前轮罩撑板固定,且所述前轮罩撑板与加强架之间形成箱型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强架靠近前轮罩撑板的中部朝向背离前轮罩撑板的方向凹陷设置,有助于提升加强架的抗弯曲能力,并提升加强架对前轮罩撑板的支撑力,减少轮罩撑板在碰撞中弯折并侵入乘员仓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中设置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凹槽的两侧壁上,且所述连接筋在凹槽中至少间隔排布有两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凹槽中设置连接筋,进一步提升加强架的抗弯曲能力,并提升加强架对前轮罩撑板的支撑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86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身前端中立柱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地板中央通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