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耳结构及其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1243.1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6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吴伊威;王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亿纬创能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613;H01M10/653;H01M10/655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羽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及其 锂离子电池 | ||
一种极耳结构及其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包括:极耳带、极耳胶块及导热金属带,极耳带上设置有安装部及导热部,极耳胶块设置于安装部上,且极耳胶块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安装部外,极耳胶块靠近导热部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散热区;导热金属带包括导热金属片及散热金属片,导热金属片设置于导热部上,散热金属片与导热金属片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结构通过设置极耳带、极耳胶块及导热金属带,从而通过在极耳带上温度最高的位置处设置具有良好导热散热性能的导热金属带的方式,将极耳带在短路检测时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有效降低了短路检测时着火的风险,使得锂离子电芯在短路检测时更加安全,从而使锂离子电池在使用时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极耳结构及其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移动电源已广泛应用在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智能穿戴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作为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随身物品,其安全性是消费者重点关注的;短路测试是检测锂离子电芯安全性的常用检测方法,而短路测试的合格标准是不起火、不爆炸。
在锂离子电芯设计开发中,除了优化内部化学体系,一般都会通过搭配合适的极耳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例如,选择合适宽度、厚度的极耳,以此来通过短路测试。但在特殊情况下,如电芯宽度窄、保护板搭配的限制,只能选择窄金属带宽度的极耳,窄金属带极耳导热及散热效果显然没有宽金属带极耳好,且在短路测试时容易引起电芯起火,导致测试结果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极耳导热及散热效果的极耳结构及其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极耳结构,包括:
极耳带,所述极耳带上设置有安装部及导热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导热部连接;
极耳胶块,所述极耳胶块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且所述极耳胶块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安装部外,所述极耳胶块靠近所述导热部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散热区;及
导热金属带,所述导热金属带包括导热金属片及散热金属片,所述导热金属片设置于所述导热部上,且所述导热金属片与所述散热区相贴合,所述散热金属片与所述导热金属片连接,且所述散热金属片与所述极耳胶块的一端相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金属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散热金属片分别与所述导热金属片连接,且两个所述散热金属片分别与所述极耳胶块的两端相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金属带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金属带为镍金属带,所述镍金属带的表面设置有导热铜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金属带的厚度为0.06mm~0.2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金属带的宽度为2mm~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耳带为镍极耳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金属带与所述极耳带相垂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金属带与所述极耳胶块相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上所述的极耳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结构通过设置极耳带、极耳胶块及导热金属带,从而通过在极耳带上温度最高的位置处设置具有良好导热散热性能的导热金属带的方式,将极耳带在短路检测时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有效降低了短路检测时着火的风险,使得锂离子电芯在短路检测时更加安全,从而使锂离子电池在使用时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亿纬创能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亿纬创能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12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掘进机
- 下一篇:卷绕结构及其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