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通工具、车轮及免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2498.8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1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如;孙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耐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7/10 | 分类号: | B60C7/10;B29D30/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修文;杨子茜 |
地址: | 510635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工具 车轮 充气 轮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车轮及免充气轮胎,免充气轮胎,包括:轮胎本体与弹性减震件,所述弹性减震件沿所述轮胎本体的周向埋装在所述轮胎本体内部,且所述弹性减震件上开设有减震孔。相较于传统的免充气轮胎(依靠自身材质的弹性程度实现减震),上述免充气轮胎通过埋装弹性减震件,从而使得作用力在经过轮胎本体传递的过程中进行再次处理。即提高了免充气轮胎的减震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使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交通工具、车轮及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传统地,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地更新换代,其中,交通工具所使用的轮胎也在不断改良。目前,传统的交通设备往往使用充气性轮胎,但是,充气性轮胎需要定期充气,且存在有漏气或爆胎的不良现象。因此,人们设计出了免充气轮胎(在轮毂外部套设实心弹性材质),但是传统的免充气轮胎仅仅依靠自身材质的弹性程度实现减震,从而导致传统的免充气轮胎减震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交通工具、车轮及免充气轮胎,能够提高免充气轮胎的减震效果。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免充气轮胎,包括:轮胎本体与弹性减震件,所述弹性减震件沿所述轮胎本体的周向埋装在所述轮胎本体内部,且所述弹性减震件上开设有减震孔。
上述免充气轮胎在使用时,首先将弹性减震件装设在轮胎本体内部,此时,轮胎本体在与地面接触时会受到一定的作用力,轮胎本体会发生一定的形变,同时会将作用力在轮胎本体中进行传递。由于弹性减震件上开设有减震孔,与轮胎本体(弹性减震件埋装在轮胎本体内部)相比,在相同作用力下,带孔(减震孔)的弹性减震件所产生的形变大于轮胎本体自身所产生的形变。因此,当作用力传递至弹性减震件时,弹性减震件会产生较大的形变,从而实现了对作用力的有效处理。相较于传统的免充气轮胎(依靠自身材质的弹性程度实现减震),上述免充气轮胎通过埋装弹性减震件,从而使得作用力在经过轮胎本体传递的过程中进行再次处理。即提高了免充气轮胎的减震效果。
一种车轮,包括所述免充气轮胎,还包括轮毂,所述免充气轮胎套设在所述轮毂外部。
上述车轮在使用时,免充气轮胎通过埋装弹性减震件,从而使得作用力在经过轮胎本体传递的过程中进行再次处理。即提高了车轮的减震效果。
一种交通工具,包括所述免充气轮胎,还包括车体,所述免充气轮胎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车体上。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所述弹性减震件包括第一受力件与多个第二受力件,所述减震孔包括第一受力孔与多个第二受力孔,所述第一受力件与所述第二受力件均装设在所述轮胎本体上,所述第一受力件上开设有所述第一受力孔,所述第二受力件开设有所述第二受力孔。
多个所述第二受力件在所述轮胎本体内部围成正六边区域。
所述第一受力件与多个所述第二受力件沿所述轮胎本体的周向装设在所述轮胎本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受力件位于所述轮胎本体中部,所述第二受力件沿所述第一受力件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上。
免充气轮胎还包括多个第三受力件,多个所述第三受力件沿所述轮胎本体的周向装设在所述轮胎本体的内部。
所述轮胎本体包括胎体与胎圈,所述胎体用于与行驶面接触,所述弹性减震件埋装在所述胎体内部,所述胎圈装设在所述胎体的内侧,且所述胎圈用于与轮毂安装配合。
所述胎圈内部开设有环形孔。
免充气轮胎还包括填充件,所述填充件填充在所述减震孔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免充气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耐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耐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24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压LED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患肢固定功能的手足外科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