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铜排固定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7948.2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6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崇远;韩廷;陈立;邹娇娇;李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 |
代理公司: | 34115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燕;金凯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排 环形卡圈 锁紧螺栓 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 固定卡扣 分体式连接结构 安装空间 板状结构 便于拆卸 固定支架 连接螺栓 水平倾斜 电池包 螺栓头 竖直板 水平板 抵住 螺杆 内圈 穿过 伸出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铜排固定支架,包括有铜排固定卡扣和铜排固定架;铜排固定卡扣包括有环形卡圈和连接于环形卡圈上的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的螺栓头抵住环形卡圈的内圈,锁紧螺栓的螺杆穿过环形卡圈伸出到环形卡圈的外部;铜排固定架为水平倾斜板状结构,铜排固定架顶端的竖直板通过锁紧螺栓与环形卡圈固定连接,铜排固定架底端的水平板通过连接螺栓与电池包的箱体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为分体式连接结构,便于拆卸安装,且可根据安装空间对铜排进行固定,避免铜排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铜排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突飞猛进,用户对电动汽车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对动力电池快充倍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三元动力电池中,电池箱体再向着又小又轻发展,因此,铜排的跨接方式也越来越多样。
另一方面,由于电池包安装在整车底盘下,车辆在各种环境行驶中,高压铜排若不固定,就会在内部晃动而与周边部件摩擦接触,时间一长,铜排外的绝缘层便容易破损,从而引起短路、火灾的发生,因此在考虑到乘用车电池安全的情况下,铜排固定支架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铜排固定支架,为分体式连接结构,便于拆卸安装,且可根据安装空间对铜排进行固定,避免铜排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铜排固定支架,包括有铜排固定卡扣和铜排固定架;所述的铜排固定卡扣包括有环形卡圈和连接于环形卡圈上的锁紧螺栓,所述的锁紧螺栓的螺栓头抵住环形卡圈的内圈,锁紧螺栓的螺杆穿过环形卡圈伸出到环形卡圈的外部;所述的铜排固定架为板状结构,从上至下包括有一体连接成型的上连接板、斜向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的上连接板为竖直板状结构,所述的下连接板为水平板状结构,所述的斜向连接板为水平倾斜板状结构,上连接板和斜向连接板之间形成钝角,斜向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形成钝角,所述的锁紧螺栓穿过上连接板上的上安装孔后通过锁紧螺母锁紧连接,所述的下连接板上设置有下安装孔,连接螺栓穿过下连接板的下安装孔后与电池包的箱体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锁紧螺栓上连接有锁紧垫片,所述的锁紧垫片的外径大于上连接板的高度,锁紧螺栓的螺杆穿过环形卡圈伸出到环形卡圈的外部后,锁紧垫片套装连接于锁紧螺栓的螺杆上,铜排固定架与铜排固定卡扣连接时,上连接板的竖直外侧壁紧贴锁紧垫片的竖直内侧壁,锁紧垫片的竖直外侧壁紧贴环形卡圈的外壁,锁紧螺母连接于锁紧螺栓的螺杆上并紧贴上连接板的竖直内侧壁。
所述的下连接板上设置有两个下安装孔,两个连接螺栓分别穿过下连接板对应的下安装孔后与电池包的箱体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环形卡圈为弹性塑料环形卡圈。
所述的环形卡圈为矩形环结构,且四个拐角均为圆弧过渡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由铜排固定卡扣和铜排固定架进行连接而成,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拆装和安装;本实用新型铜排固定架为倾斜设置的悬架结构,斜向连接板为水平倾斜板状结构,且上连接板和斜向连接板之间形成钝角,斜向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形成钝角,从而提供了铜排支撑的稳定性,可以降低震动过程中造成的晃动,可以使用更小的力支撑更大的物体;本实用新型的锁紧螺栓上连接有锁紧垫片,保证铜排固定卡扣和铜排固定架连接的支撑刚性,避免铜排固定卡扣终端额铜排直接挤压铜排固定架,造成铜排固定架的损坏;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安装空间高度调整铜排固定架的倾斜角度,保证倾斜支撑稳定性即可;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卡圈为弹性塑料环形卡圈,便于铜排卡置于环形卡圈中,且环形卡圈的四个拐角均为圆弧过渡角,即铜排的四个拐角不与环形卡圈的拐角卡合,从而提供了安装铜排时的弹性变形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铜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79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衬套结构、下壳体及其纵梁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