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波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2024.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9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瞿德林;沈建元;王久如;王晓祥;李丛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长市中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杨霞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氧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波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硝酸钡、硝酸铁、硝酸锶、柠檬酸溶解于水中,升温,保温搅拌得到溶胶;向溶胶中滴加氨水,调节pH为中性,干燥,冷却至室温,研磨,再升温,保温,研磨,煅烧得到中间体;S2、取中间体与纳米碳化硅研磨混匀得到吸波铁氧体。本发明制得的铁氧体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氧体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波铁氧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铁氧体是从20世纪4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非金属磁性材料。铁氧体不仅在通讯广播、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和仪器仪表等电子工业部门应用日益广泛,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在宇宙航行、卫星通讯、信息显示和污染处理等方面,也开辟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需要加强对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铁氧体材料具有吸波性能,但是其吸波性能不高,需要提高其吸波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吸波铁氧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得的铁氧体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吸波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硝酸钡、硝酸铁、硝酸锶、柠檬酸溶解于水中,升温,保温搅拌得到溶胶;向溶胶中滴加氨水,调节pH为中性,干燥,冷却至室温,研磨,再升温,保温,研磨,煅烧得到中间体;
S2、取中间体与纳米碳化硅研磨混匀得到吸波铁氧体。
优选地,在S1中,将硝酸钡、硝酸铁、硝酸锶、柠檬酸溶解于水中,升温至40-50℃,保温搅拌3-5h得到溶胶;向溶胶中滴加氨水,调节pH为中性,干燥,冷却至室温,研磨,再升温至450-500℃,保温2-2.5h,研磨,煅烧得到中间体。
优选地,在S1中,干燥温度为110-130℃,干燥时间为4-5天。
优选地,在S1中,煅烧温度为1200-1400℃,煅烧时间为3-4h。
优选地,在S1中,硝酸钡、硝酸铁、硝酸锶、柠檬酸的摩尔比为1:10.5-11:1-1.5:19-20。
优选地,在S1中,硝酸铁与水的重量比为1:20-25。
优选地,在S2中,中间体与纳米碳化硅的重量比为4:0.6-0.8。
优选地,在S2中,研磨1.5-2.5h。
上述水均为去离子水。
本发明通过选用并调整Ba、Sr、Fe元素的比例,结合合适的制备工艺,并配以合适的煅烧条件,得到了铁氧体微粒,即为中间体,且其表面粗糙,可以吸附纳米碳化硅;中间体与纳米碳化硅以适宜比例研磨混匀,二者相互配合使得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吸波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硝酸钡、硝酸铁、硝酸锶、柠檬酸溶解于水中,升温至40℃,保温搅拌5h得到溶胶;向溶胶中滴加氨水,调节pH为中性,于110℃干燥4天,冷却至室温,研磨,再升温至450℃,保温2.5h,研磨,于1200℃煅烧4h得到中间体,其中,硝酸钡、硝酸铁、硝酸锶、柠檬酸的摩尔比为1:11:1:19,硝酸铁与水的重量比为1:25;
S2、取中间体与纳米碳化硅研磨1.5h混匀得到吸波铁氧体,其中,中间体与纳米碳化硅的重量比为4:0.8;所得吸波铁氧体的有效吸波频宽范围为9.1-13.8GHz,反射损耗达到了-12.9dB。
实施例2
一种吸波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长市中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长市中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20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