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轴双桨八旋翼飞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3200.5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3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莫帅;李旭;宋文浩;侯茂祥;宋裕玲;杨振宁;岳宗享;党合玉;邹振兴;石丽娟;黄青青;黄纯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10 | 分类号: | B64C27/10;B64C27/08;B64C27/12;B64D35/04;B64D3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齿轮 啮合 二级传动轴 二级小齿轮 三级小齿轮 一级传动轴 一级小齿轮 旋翼飞行器 齿轮啮合 共轴双桨 技术空白 驱动电机 输入面 旋翼 填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轴双桨八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机与一级小齿轮相连,一级小齿轮与一级面齿轮相啮合,一级面齿轮固定在一级传动轴上,一级传动轴两端各有一个二级小齿轮,二级小齿轮与二级面齿轮啮合,二级面齿轮固定在二级传动轴上,二级传动轴两端各有一个三级小齿轮,三级小齿轮与输入面齿轮啮合;有益效果是设计原理新颖,结构巧妙独特,可根据负载大小改变旋翼运动数量来切换动力,具有非常广阔的商业前景,即可以填补相关技术空白,又可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轴飞行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共轴双桨八旋翼飞行器。
背景技术
四轴飞行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易于控制、成本低、小型化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四轴飞行器在军事和民用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如雷达定位、地质勘探、森林监测、电力架线以及农业植保和航拍等。
四轴飞行器是一种新兴的飞行器,它是在传统直升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不仅克服了直升机机械结构复杂以及飞行悬停稳定性差等缺点,而且因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等一系列优点,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目前来说,多轴飞行器的耗电量大、载重量低和续航时间短等问题仍然存在。
为了解决目前现有技术四轴飞行器操纵系统复杂、续航能力低以及其中一个旋翼受损就无法工作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共轴双桨八旋翼飞行器,其结构简单,可靠度高,构型独特,原理新奇,能随负载大小调整动力输出,并可在一组旋翼受损情况下,关闭对称组旋翼动力输出继续正常工作;既可以满足四轴飞行器在各领域工作环境的实际需求,填补相关技术空白,又可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共轴双桨八旋翼飞行器,该飞行器操纵原理独特,突破常规操纵技术方案,构思新奇,通过调整下旋翼的转速来实现飞行控制,相对于现有的通过旋翼变螺距的方法具有可靠度高及结构简单的特点,而且当其中一组旋翼受损情况下,可关闭对称组旋翼动力输出从而维持飞行并平稳着陆。
一种共轴双桨八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在于驱动电机与一级小齿轮相连,一级小齿轮与一级面齿轮相啮合,一级面齿轮固定在一级传动轴上,一级传动轴两端各有一个二级小齿轮,二级小齿轮与二级面齿轮啮合,二级面齿轮固定在二级传动轴上,二级传动轴两端各有一个三级小齿轮,三级小齿轮与输入面齿轮啮合;
更进一步,输入面齿轮通过花键与上旋翼轴相连,上旋翼轴与上面齿轮固接,上旋翼轴与上旋翼通过花键及卡簧连接,上面齿轮与一对对称放置的输入小齿轮相啮合,下面齿轮也与输入小齿轮啮合,输入小齿轮固定在动力转换架上,输入小齿轮与动力转换架之间设置有轴承组件;
更进一步,上旋翼轴与下旋翼轴之间设置有轴承组件,下旋翼轴通过螺钉与下面齿轮相连,下旋翼轴与下旋翼通过花键以及卡簧连接,下旋翼轴上固接有一摩擦片,制动平台固定于下旋翼摩擦片与动力转换架之间,上制动片通过螺钉与下制动片连接,上制动片与制动平台间通过弹簧以及导柱连接,电磁线圈固定在制动平台上;
更进一步,制动平台固定于飞行器外壳上,两根二级传动轴在空间上对称放置,一级小齿轮位于整体结构中心位置,六个制动弹簧围绕上旋翼轴等间距放置,导柱围绕上旋翼轴等间距放置,一级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飞行器外壳上,二级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外壳上,四个旋翼系统关于一级小齿轮呈空间对称放置,上下旋翼转向相反,相邻的两组旋翼转向相反,相对两组旋翼转向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设计原理新颖,结构独特,通过调节下旋翼转速实现改变飞行器飞行状态,当负载大时上下旋翼一同工作,当负载小时仅上旋翼工作,在其中一组旋翼受损情况下仍可飞行并且平稳着陆,具有非常广阔的商业前景,即可以填补相关技术空白,又可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共轴双桨八旋翼飞行器内部结构(单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3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