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沉式砝码整体抬升重心可调式轨道碰撞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42139.0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2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熔;张伟伟;苏建;邱雯婕;牛治慧;胡常青;王东亚;林慧英;张益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G01M7/0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沉 砝码 整体 抬升 重心 调式 轨道 碰撞 台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模拟碰撞台车,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下沉式砝码整体抬升重心可调式轨道碰撞台车。包括:碰撞台车传力车钩装配体、轮对、举升丝杆和反力柱装配体、下沉式四轴均布碰撞车连接底架、含砝码吊篮式举升副车架、碰撞墙及联接框架装配体和被试验车钩装配体。本发明采用主副车架的结构,砝码分布在副车架上可以整体抬升,通过调整砝码整体抬升平台的高度以及砝码块的分布,模拟实际情况中由于人员座椅行李等排布不均所引起的列车重心在上下前后左右三个方向的移动。本发明可以模拟动车在高速行驶下受到碰撞冲击后车辆结构、吸能元件和部件的变形损坏情况,从而对车辆的耐冲击性能进行评价,对轨道车辆的安全性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模拟碰撞台车,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下沉式砝码整体抬升重心可调式轨道碰撞台车。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动车组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在运行的动车组最高车速已经达到380km/h,研制中的动车组最高车速已经接近600km/h。一直以来,铁路被认为是地面上最安全、效率最高的交通运输工具。当今世界发展高速铁路、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己成为发展趋势。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提速的同时必然会引起一定的安全问题。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碰撞,列车在运行中发生的碰撞可分为车体仅有弹性变形的“低速”碰撞和车体产生塑性变形的“高速”碰撞。“低速”碰撞是车辆在正常运行工况下产生的纵向冲击,不会对乘员产生大的损伤;“高速”碰撞为列车在非正常情况下发生的碰撞,属于列车碰撞事故,其后果是车毁人亡,损失非常惨重。
碰撞试验属于被动防护技术中的外部被动安全,轨道车辆的碰撞安全性主要受车辆端部结构(司机室结构、底架端部结构、端墙等)的结构形式及其耐撞性能的影响。对可能发生的碰撞进行研究,分析碰撞对列车端部及重要部件造成变形和损坏的程度,获得对应技术参数,对找出薄弱部分加以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轨道车辆耐碰撞安全技术的研究,目前关于列车碰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车辆耐碰撞性分析,获得碰撞部位的结构变形和应力大小,而对于车辆动力学方面主要集中于采用车辆动力学及列车动力学原理研究列车在正常工况下(如牵引、制动和过曲线等)的动力学性能,关于整列车碰撞的动力学仿真的研究较少,对轨道车辆耐碰撞性的实物碰撞试验也很少,高铁碰撞研究还属于初级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轨道车辆结构、吸能元件和部件进行撞击试验,通过撞击实验对车辆的耐冲击性能进行评价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下沉式砝码整体抬升重心可调式轨道碰撞台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下沉式砝码整体抬升重心可调式轨道碰撞台车,包括:碰撞台车传力车钩装配体、轮对、举升丝杆和反力柱装配体、下沉式四轴均布碰撞车连接底架、含砝码吊篮式举升副车架、碰撞墙及联接框架装配体和被试验车钩装配体,所述下沉式四轴均布碰撞车连接底架为中间下沉式结构,通过马蹄形支腿坐在轮对的轴箱上;所述含砝码吊篮式举升副车架为下沉式吊篮结构,嵌入在下沉式四轴均布碰撞车连接底架内,通过四角上的丝杆螺母固定支座装配体与四个举升丝杆和反力柱装配体连接,并通过蜗轮蜗杆整体举升,上下调节整车重心;所述举升丝杆和反力柱装配体为四个,通过举升立柱安装板螺栓连接在下沉式四轴均布碰撞车连接底架上;所述碰撞台车传力车钩装配体通过螺栓连接在下沉式四轴均布碰撞车连接底架的一端;所述被试验车钩装配体通过螺栓连接在下沉式四轴均布碰撞车连接底架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下沉式四轴均布碰撞车连接底架,包括:举升立柱安装板、吊篮固定护栏、下沉式四轴均布底架和车上斜撑安装板;
优选地,所述举升立柱安装板为四个,均布固定在下沉式四轴均布底架上,呈矩形排列;所述吊篮固定护栏分别直立固定在下沉式四轴均布底架的左右两侧,用于防护受碰撞冲击的砝码;所述车上斜撑安装板固定在下沉式四轴均布底架的上方,用以与支撑碰撞墙及联接框架装配体的碰撞墙斜撑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21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