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板U型支挡减载结构及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4612.1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9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强;胡斌;肖衡林;陈智;刘永莉;李丽华;胡智;杨义聪;牟佳;黄朝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余晓雪;王敏锋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支挡减载 结构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复合支挡建筑结构的减载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桩板U型支挡减载结构及施工工艺,包括矩形截面抗滑桩、减载块、柔性填料EPS板以及矩形钢板;矩形截面抗滑桩是多根;减载块与矩形截面抗滑桩并行并与矩形截面抗滑桩固定连接;矩形钢板设置在相邻两根矩形截面抗滑桩上并与相邻两根矩形截面抗滑桩形成牢固的横截面呈U型的支挡减载结构;柔性填料EPS板填充在U型的支挡减载结构内部并与矩形钢板相贴合;U型的支挡减载结构自上而下从稳定土体伸向失稳土体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大大减小墙背土压力达到减载效果、施工工艺相对简单的桩板U型支挡减载结构及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支挡建筑结构的减载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支挡减载结构及施工工艺,具体是一种桩板U型支挡减载结构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支挡结构广泛用于土木建筑工程、铁道、公路交通和水利、水电工程中。随着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支挡建筑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涉及支挡结构的减载分析和减载设计处理措施很少,需进一步发展。由于支挡结构的广泛应用,其结构型式及应用位置变得更重要,其减载性能和机理也应做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目前,缺少对这些地区边坡支挡结构减载的深入分析与设计研究。现有的支挡结构在减载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缺少相对应减载理论;(2)缺少相对应的减载方式;(3)缺少相对应减载的施工工艺。在支档结构中使用了大量挡土墙,对于减载方面无任何帮助,而且产生巨大资源浪费,且影响施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大大减小墙背土压力达到减载效果、施工工艺相对简单的桩板U型支挡减载结构及施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桩板U型支挡减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板U型支挡减载结构包括矩形截面抗滑桩、减载块、柔性填料EPS板以及矩形钢板;所述矩形截面抗滑桩是多根;所述减载块与矩形截面抗滑桩并行并与矩形截面抗滑桩固定连接;所述矩形钢板设置在相邻两根矩形截面抗滑桩上并与相邻两根矩形截面抗滑桩形成牢固的横截面呈U型的支挡减载结构;所述柔性填料EPS板填充在U型的支挡减载结构内部并与矩形钢板相贴合;所述U型的支挡减载结构自上而下从稳定土体伸向失稳土体中。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采用的矩形截面抗滑桩的宽、厚截面尺寸为a×b,相邻两根矩形截面抗滑桩轴心间距为c,矩形截面抗滑桩的总长度为d,矩形截面抗滑桩的地面以上长度为e,矩形截面抗滑桩埋置土下长度为d-e,上述单位均是m。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采用的减载块的厚度f是b/4,宽度为a,高度为e。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采用的矩形钢板的高度为e,宽度为c,厚度i是5~20mm。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采用的柔性填料EPS板的宽度为c-a,高度为e,厚度h1的取值是b/20~b/5,密度ρ的取值是10~30kg/m3。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采用的柔性填料EPS板的厚度h1的取值是b/10。
一种桩板U型支挡减载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工艺包括:
1)通过人工开挖处理后浇筑得到矩形截面抗滑桩,所述矩形截面抗滑桩是多根;所述矩形截面抗滑桩的宽、厚截面尺寸为a×b,相邻两根矩形截面抗滑桩轴心间距为c,矩形截面抗滑桩的总长度为d,矩形截面抗滑桩的地面以上长度为e,矩形截面抗滑桩埋置土下长度为d-e,上述单位均是m;
2)在矩形截面抗滑桩面向土体的一侧设置与矩形截面抗滑桩结构相对应的减载块,所述减载块与矩形截面抗滑桩形成一个整体;
3)以相邻的两个矩形截面抗滑桩为结构单元,在其背向土体一侧安装矩形钢板,所述矩形钢板与矩形截面抗滑桩共同形成一个整体横截面呈U型支挡减载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46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