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紧急制动的决策方法、车载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9643.0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6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范泽华;曾剑峰;叶凌峡;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驭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22 | 分类号: | B60T7/22;B60W30/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郭鑫 |
地址: | 2018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紧急制动 决策 方法 车载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自动紧急制动的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感知车辆前方的障碍物;
基于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状态,确定所述车辆与所述障碍物之间的最小碰撞距离;其中,所述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状态包括激活状态;所述激活状态包括:初始化子状态、报警状态、轻刹制动状态、重刹制动状态和人为接管状态;其中,所述最小碰撞距离与所述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状态相关;所述最小碰撞距离包括:初始化子状态迁移至报警状态的最小碰撞距离;报警状态迁移至轻刹制动状态的最小碰撞距离;报警状态迁移至重刹制动状态的最小碰撞距离;轻刹制动状态迁移至重刹制动状态的最小碰撞距离;轻刹制动状态迁移至初始化子状态的最小碰撞距离;重刹制动状态迁移至初始化子状态的最小碰撞距离;
基于所述最小碰撞距离,生成自动紧急制动的决策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障碍物是否为有效障碍物;若是,则执行确定所述车辆与所述障碍物之间的最小碰撞距离的步骤;
其中,判断所述障碍物是否为有效障碍物,包括: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数据,对所述障碍物进行二次筛选,得到有效障碍物;其中,所述有效障碍物为所述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认定的障碍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是否激活且车辆诊断是否正常;
若激活且正常,则执行所述基于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状态,确定所述车辆与所述障碍物之间的最小碰撞距离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状态,确定所述车辆与所述障碍物之间的最小碰撞距离,包括:
基于所述车辆的状态和所述障碍物的状态,确定反应时间过后的速度信息和相对距离变化量;
基于所述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状态和所述速度信息,确定所述反应时间过后的最小碰撞距离;
基于所述相对距离变化量和所述反应时间过后的最小碰撞距离,得到所述车辆与所述障碍物之间的最小碰撞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状态和所述速度信息,确定所述反应时间过后的最小碰撞距离,包括:
基于所述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状态,确定需求减速度;
基于所述需求减速度和所述速度信息,确定所述反应时间过后的最小碰撞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状态,确定需求减速度,包括:
若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为报警状态,则分段定义需求减速度;
若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为轻刹制动状态,则需求减速度为K1×g;
若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为重刹制动状态,则需求减速度为K2×g;
其中,﹣1<K1<0,﹣1<K2<0,且K1>K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需求减速度和所述速度信息,确定所述反应时间过后的最小碰撞距离,包括:
判断碰撞时所述障碍物是否处于运动状态;若处于运动状态,则基于所述需求减速度和所述速度信息,确定运动状态对应的最小碰撞距离;若处于非运动状态,则基于所述需求减速度和所述速度信息,确定非运动状态对应的最小碰撞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所述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是否激活且车辆诊断是否正常;
若激活且正常,则计算碰撞时间,并基于所述碰撞时间,生成自动紧急制动的决策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检测到驾驶员的主动接管操作后,进入人为接管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驭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驭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96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驻车制动控制方法及挖掘机
- 下一篇:制动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