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酚酯类选择性脱酰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7791.4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2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柏;周佳慧;许璐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67/29 | 分类号: | C07C67/29;C07C69/18;C07C69/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牛世静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酚酯类 选择性 脱酰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酚酯类选择性脱酰基的方法,将多酚酯类、脱酰基试剂与水基溶剂混合,经氨解反应脱除单个酰基;脱酰基试剂选自氨基酸;水基溶剂为水与有机溶剂的均相混合物,有机溶剂选自酰胺类物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酚酯类选择性脱酰基的方法,实现对多酚酯类的定向调控,具有选择性强、收率高、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食品和药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酚酯类选择性脱酰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酚是分子中具有多个羟基酚类的植物成分的总称,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皮、根、茎、叶、果实中,其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多酚来源广泛,在自然界储量非常丰富,绿茶、乌龙茶、大豆、苹果、葡萄、蔓越桔、紫苏、可可豆等均含量丰富。植物多酚具有清除机体内自由基、抗氧化、延缓机体衰老、抗肿瘤、减缓骨质疏松、预防心血管疾病、防癌、抗辐射等生物活性功能,在化工、医药、食品、材料、农业等领域应用广泛。故植物多酚作为一种源于绿色植物的可再生生物质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在相关领域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酚羟基是多酚类化合物的活性基团,在利用或合成酚类化合物时要考虑羟基的保护和修饰。目前,羟基的保护有很多种方法,比如将羟基转变成酯(如甲酯、乙酯、丁酯等)则是常用的方法。酯化保护后通常需要选择性去除反应,目前常用的多酚酯类水解方法主要有酸催化法、碱水解以及脂肪酶催化法。但是常用的酸碱水解反应,需要使用盐酸、氢氧化钠等酸碱试剂对环境潜在危害较大,而酶催化反应由于酶价格昂贵、成本较高。
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06565808 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β-谷甾醇型儿茶素脂溶性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丁二酸酐与β-谷甾醇反应;在偶联试剂作用下,再与苯环上羟基均被保护的儿茶素反应,至反应结束;得到产物脱保护,经后处理得到β-谷甾醇型儿茶素脂溶性抗氧化剂。该技术方案中采用肼或对甲基苯甲胺进行脱保护,所用试剂对环境潜在危害较大;更为重要的是,该脱保护过程仅能将所有酯基转化为羟基,而无法实现定向调控。
绿色化学是在化学反应和相关过程中(包括化学设计、制备、生产及后处理)尽量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减少废物产生,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和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和副产物的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由于酯型多酚选择性水解反应的实际应用的重要性和广泛性,秉承绿色化学的理念通过研究获得一种条件温和、选择性高的绿色反应方法,对提升生产加工的生态效应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酚酯类选择性脱酰基的方法,实现对多酚酯类的定向调控,具有选择性强、收率高、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的优点。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酚酯类选择性脱酰基的方法,将多酚酯类、脱酰基试剂与水基溶剂混合,经氨解反应脱除单个酰基;
所述脱酰基试剂选自氨基酸;
所述水基溶剂为水与有机溶剂的均相混合物,所述有机溶剂选自酰胺类化合物。
本发明首次采用氨基酸作为脱酰基试剂,经试验发现,该脱酰基试剂的使用可以保证仅脱除单个酯保护基团,实现对多酚酯类的定向调控,且该脱除反应的选择性强、收率高,显著高于普通的氨基化合物,如乙胺、吡咯、苄胺。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氨基酸是羧酸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氨基与羧基的相互作用使得其具有令人满意的水解能力。
优选地,所述氨基酸选自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色氨酸、脯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脱酰基的方法中,水基溶剂中有机溶剂的选择具有其特殊性,经试验发现,当所述有机溶剂选自酰胺类物质时,可与作为脱酰基试剂的氨基酸产生相互协同,使得该脱酰基反应具有更好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保证仅对多酚酯类中单个酰基的脱除,实现对多酚酯类的定向调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77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