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恒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3613.4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5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凌学书;徐荣昌;樊阳;赵腾飞;佘建文;单亚彬;王刚;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3/02 | 分类号: | B60H3/02;B60H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恒湿装置,车辆的恒湿装置包括:冷凝舱、加湿舱和保温层。所述冷凝舱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车辆的空调鼓风机出风口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车辆的空调出风口选择性地连通;所述加湿舱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空调鼓风机出风口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空调出风口选择性地连通;所述保温层包裹所述加湿舱。由此,通过冷凝舱、加湿舱和保温层配合,可以防止驾驶舱内出现静电,也可以避免车辆的玻璃上起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恒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车辆上未设置有集加湿和除湿于一体的恒湿装置,在驾驶舱内湿度小时,车辆上现有的加湿设备的加湿效果不好,导致车内极易产生静电。并且,驾驶舱内湿度大时,车内的水蒸气容易在车辆的玻璃上液化,导致玻璃上起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车辆的恒湿装置,以解决车辆的驾驶舱内出现静电和玻璃上起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的恒湿装置包括:冷凝舱、加湿舱和保温层。所述冷凝舱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车辆的空调鼓风机出风口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车辆的空调出风口选择性地连通;所述加湿舱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空调鼓风机出风口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空调出风口选择性地连通;所述保温层包裹所述加湿舱。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加湿舱包括:储水腔、混合腔和水雾发生器,所述混合腔位于所述储水腔内,所述混合腔与所述储水腔连通,所述混合腔与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均连通,所述水雾发生器设置于所述混合腔的底部,以使所述混合腔内的水雾化。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加湿舱还包括:水质检测组件,所述水质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混合腔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质检测组件包括:本体、光敏电阻和光源,所述光敏电阻、所述光源均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在竖向方向上,所述光源与所述光敏电阻正对布置且间隔开,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光敏电阻上方,所述光源可照射在所述光敏电阻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加湿舱还包括:混合腔水温传感器和混合腔湿度传感器,所述混合腔水温传感器、所述混合腔湿度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混合腔。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加湿舱还包括:储水腔水位传感器、混合腔水位传感器和加湿舱风速传感器,所述储水腔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储水腔,所述混合腔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混合腔,所述加湿舱风速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进风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凝舱包括:冷凝腔和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冷凝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均连通,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凝管位于所述冷凝腔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凝舱还包括:冷凝腔温度传感器和冷凝腔湿度传感器,所述冷凝腔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凝腔湿度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冷凝腔。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凝舱还包括:排水阀、冷凝腔水位传感器和冷凝舱风速传感器,所述排水阀、冷凝腔水位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冷凝腔底部,所述冷凝舱风速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还包括:第一双向阀和第二双向阀,所述第一双向阀选择性地开闭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双向阀位于所述加湿舱风速传感器、所述冷凝舱风速传感器的外端;所述第二双向阀选择性地开闭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车辆的恒湿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36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