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安全截止电压预测方法、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2910.7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1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任永昌;高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92 | 分类号: | G01R31/392;G01R31/38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王晓晓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安全 截止 电压 预测 方法 装置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池安全截止电压预测方法、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电池的实时电池健康状态;基于预配置的截止电压预测模型确定与所述实时电池健康状态相对应的目标安全截止电压,其中所述截止电压预测模型包括用于指示电池健康状态与安全截止电压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目标安全截止电压,预测所述电池的实时安全截止电压。由此,考虑到了电池健康状态对于安全截止电压的影响,能够保障所动态预测的实时安全截止电压的高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安全截止电压预测方法、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具有低污染、结构简单、低噪声等优点,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三元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体积小、放电电压高、且可实现小电流放电、环保等优点,在纯电动汽车中广为使用。
目前影响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电池的性能与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ies Management System),前者需要改进的主要是提高比安全充电、放电截止电压,比功率,寿命及温度适应性,而后者最关键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充电和放电控制技术。其中影响电池充、放电技术的一个关键参数就是电池的安全充电截止电压(CVSC,ChargeVoltageSafetyCutoff)和安全放电截止电压(DVSC,DischargeVoltageSafetyCutoff),如果它们被设置小了,会影响充电、放电的安全充电、放电截止电压,进而影响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如果设置大了,造成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则会影响电池的寿命,甚至损坏电池或者电池起火爆炸影响使用者人身安全。
举例来说,对于新电池而言,设置CVSC=4.18V,不会损害电池寿命,也不会造成过度充电;但是当该电池被用了五年之后,仍设置CVSC=4.18V,其就会损害电池,会造成过度充电,此时应该设置CVSC4.18V。另外,在放电时,对于新电池而言,设置DVSC=2.85V,不会损害电池,也不会造成过度放电;但是当该电池被用了五年之后,仍设置DVSC=2.85V,则会损害电池(导致电池寿命减少),且是不可逆的破坏,会造成过度放电,此时应该设置DVSC2.85V。所以,电池的实际安全充电截止电压CVSC、安全放电截止电压DVSC具有时变性,它会随着不同的电池生命周期,不同工况条件而相应变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目前相关技术中也提出了一些方案,例如:直接利用电池厂商提供的电池出厂时的安全充电截止电压CVSC、安全放电截止电压DVSC或者成品电池安装电动车出厂时的实测电池安全充电、放电截止电压。但是,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践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其没有考虑电池随着使用生命周期,安全充电、放电截止电压会逐渐变化的情况,特别是电池使用后期(SOH80%),电池实际安全充电、放电截止电压变化高达20%以上,严重影响后续充电、放电的功能和电池能量的预测精度。
因此,如何动态实时预测电池实际安全充电/放电截止电压,从而保障在后续电池使用过程中续航里程的高精确度和电池的安全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安全截止电压预测方法,以至少解决目前相关技术中无法准确地动态实时预测电池实际安全充电/放电截止电压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安全截止电压预测方法,所述电池安全截止电压预测方法包括:获取电池的实时电池健康状态;基于预配置的截止电压预测模型确定与所述实时电池健康状态相对应的目标安全截止电压,其中所述截止电压预测模型包括用于指示电池健康状态与安全截止电压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目标安全截止电压,预测所述电池的实时安全截止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29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