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动式车门压力检测仪及轨道车辆车门压力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2543.0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1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谢成昆;谢宗信;罗强;彭晓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壹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G01M13/00;G01M17/08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苏娟 |
地址: | 41200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车门 压力 检测 轨道 车辆 方法 | ||
1.浮动式车门压力检测仪,包括用于接触感应车门压力的检测筒(1)和固定在检测筒(1)上的手柄(2),其特征在于检测筒(1)的一端为装有压力传感器(3)的固定端(11),另一端为与固定端(11)轴向对齐且可沿轴向弹性伸缩的浮动端(12),浮动端(12)在车门压力推动下沿轴向缩进并将车门压力传递作用在传感器(3)上;
所述的检测筒(1)包括外壳(13)、沿轴向可活动的装在外壳(13)左端的浮动套(14)、固定在外壳(13)右端且与浮动套(14)同轴对齐的固定套(15)以及置于外壳中且安装在浮动套(14)和固定套(15)之间的弹性伸缩组件(16),压力传感器(3)沿中轴线装在固定套(15)中,且压力传感器(3)与弹性伸缩组件(16)一端贴合接触,浮动套(14)与弹性伸缩组件(16)另一端同轴连接,浮动套(14)的外端面为浮动端(12),固定套(15)的外端面为固定端(11),弹性伸缩组件(16)随浮动套(14)轴向缩进而压缩。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浮动式车门压力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动套(14)包括外筒(14.1)和同轴固定在外筒(14.1)内的内筒(14.2),外筒(14.1)的外端为浮动端(12),内筒(14.2)一端与外筒(14.1)同轴连接,另一端伸入至外壳(13)中且与固定套(15)沿轴向隔开不接触,弹性伸缩组件(16)同轴设置在内筒(14.2)中,且一端与内筒(14.2)内端面与相抵,另一端从内筒(14.2)中伸出与压力传感器(3)相抵,内筒(14.2)沿轴向缩进压缩弹性伸缩组件(16)并与传感器(3)通过弹性伸缩组件(16)间接硬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式车门压力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内筒(14.2)沿轴向缩进压缩弹性伸缩组件(16)并与传感器(3)通过弹性伸缩组件(16)间接硬接触”是指所述的弹性组件(16)包括同轴设置在内筒(14.2)中的弹簧(16.1)和与弹簧(16.1)同轴的止挡(16.2),弹簧(16.1)的一端抵在内筒(14.2)内端面上,另一端从内筒(14.2)中伸出抵在止挡(16.2)上,止挡(16.2)的一端与传感器(3)贴合接触,内筒(14.2)沿轴向缩进压缩弹簧(16.1)并与止挡(16.2)的另一端接触,使内筒(14.2)通过止挡(16.2)与传感器(3)硬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式车门压力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挡(16.2)呈T字型,一端与传感器(3)贴合接触,另一端伸入至弹簧(16.1)中,且与内筒(14.2)的内端面沿轴向隔开不接触,内筒(14.2)的内端面上装有可调整内筒(14.2)缩进位移的调节螺栓(14.3),调节螺栓(14.3)沿中轴线设置,调节螺栓(14.3)的螺纹端旋入内筒(14.2)的内端面中,螺头端与止挡(16.2)沿轴向隔开不接触,调节螺栓(14.3)与止挡(16.2)的轴向间隔距离小于内筒(14.2)与固定套(15)的轴向间隔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式车门压力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3)内装有支撑内筒(14.2)沿轴向设置并对内筒(14.2)的运动进行导向的支撑导向组件(17),所述的支撑导向组件(17)沿轴向设置,且与内筒(14.2)的外筒壁导向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动式车门压力检测仪,其特征于所述的支撑导向组件(17)包括沿轴向设置在内筒(14.2)外周的导轨(17.1)和装在导轨(17.1)上与内筒(14.2)的外筒壁滚动接触的轴承(17.2),所述的导轨(17.1)固定在外壳(13)上且沿中轴线空间对称设置至少两个,导轨(17.1)与内筒(14.2)间隙配合, 导轨(17.1)的轴向长度不小于内筒(14.2)轴向长度的1/2,一个导轨(17.1)上设置多个沿轴向均匀隔离分布的轴承(17.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动式车门压力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17.1)由两块导向板(17.11)组成,导向板(17.11)与外壳(13)固定,轴承(17.2)装在两个导向板(17.11)之间,导向板(17.11)具有与内筒(14.2)外壁间隙配合的导向圆弧面(17.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壹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壹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25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