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源配电网无功电压多层域智能装置聚类联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2263.X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4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赵长乐;刘天羽;宋学伟;范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3/16 | 分类号: | H02J3/16;H02J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丁云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无功 电压 多层 智能 装置 联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源配电网无功电压多层域智能装置聚类联动系统,用于配电网中智能装置的联动控制,该系统包括监控终端以及与其连接的多个用于检测配电站电能参数的配电网节点;所述配电网节点包括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模数转换器、放大电路、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分别依次通过模数转换器、放大电路连接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至监控终端,监控终端通过GPRS模块连接至配电网中的各个智能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分层联动控制,电压调节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源配电网无功电压多层域智能装置聚类联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各类不平衡、非线性用电设备导致的电能质量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配网的电能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电力的安全可靠地供应。通过实现对配网的电能质量的监测,对其电能质量问题进行实时监测和掌控,对于全网电能质量的监管和改善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在多源异构配电网中,不仅含有火、水电等传统电源供电,还有各种类型的DG(光伏,风力发电机,燃气轮机等),多种电源之间相互协调发电。同时,多源异构配电网中还含有大量的可控负荷及储能、无功补偿等电量控制装置,这些装置的应用使配电网控制方式较原始电网有所区别,形成多种运行方式。多源异构配电网电网侧配有大量的可控开关,可以使网络拓扑更加灵活,便于DG、可控负荷、电力电子设备等新型设备并网、控制及优化。然而,多源配电网也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未全面运用信息系统及时发现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载不平衡,导致中性点电压偏移,造成负载重的一相电压偏低;
二是未能主动及时发现用户低电压或发现了没有相应辅助分析决策系统自动生成治理方案和参考对策,导致季节性负荷激增前,出现较多用户低电压情况。
三是农村低电压中有异步电机和配电变压器,而且负载率不高,无功负载率相对较高,所以功率因数偏低,当补偿并联电容器不足时,导致线路输送大量无功功率,而产生的电压损耗,引起电压偏低,造成低电压情况。
目前配电网调节电压主要通过调节无功来实现的,但是缺乏各级电压之间协调控制管理:
目前各类电压治理设备逐步进入山区电网,丽水地区已经在用的产品有:220kV宏山变MCR、龙泉、青田在用的单双向调压器、10千伏柱上无功补偿装置、在线滤油有载调压配变、有载调容配变、低压调压器等产品,并且在适当的环境下均能取得不错的电压治理效果。但这些电压治理装置都有自己的控制技术和后台数据传输功能,这些技术分别由不同的单位掌握,缺乏整合,信息集成程度不高,数据接口不够规范,运行人员无法掌握配电运行的实时工况,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配电调度运行管理水平仍较低。
在网络技术逐步成熟的背景下,传统的配电网电能质量控制系统存在设备管理不完善、不易维护等问题,并且已有系统多是处理单个命令的直接控制,对于负责批命令控制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多源配电网无功电压多层域智能装置聚类联动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源配电网无功电压多层域智能装置聚类联动系统,用于配电网中智能装置的联动控制,该系统包括监控终端以及与其连接的多个用于检测配电站电能参数的配电网节点;
所述的配电网节点包括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模数转换器、放大电路、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的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分别依次通过模数转换器、放大电路连接至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至监控终端,所述的监控终端通过GPRS模块连接至配电网中的各个智能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22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