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电压试验中大气校正因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4246.1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3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宸;李强;申萌;苏春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试验 大气 校正 因数 计算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电压试验中大气校正因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使用空气流注传播速度代替了IEC 60060‑1:2010标准中试验电压类型这一参数,实现了将试验电压类型由非连续变量转换为连续变量的空气流注传播速度,使得影响大气校正因数的所有参数均为连续变量,从而可以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对大气校正因数的计算过程进行拟合,得到大气校正因数确定模型,通过将高电压试验中的空气流注传播速度、试验电压值、最短绝缘距离、大气压力、大气温度和相对空气湿度输入至大气校正因数确定模型,得到对应的大气校正因数。采用本发明无需考虑空气湿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的取值范围,因此可以计算当h/δ超出标准给定范围时的大气校正因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电压试验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高电压试验中大气校正因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高电压试验时,需要进行大气校正因数的计算,通过大气校正因数,可以将在试验条件下(温度t、压力p、湿度h)测得的破坏性放电电压值换算到标准参考大气条件下(温度t0、压力p0、湿度h0),然后再对标准参考大气条件下的电压值进行海拔修正,一般是乘以一个海拔修正系数。
现有技术中,虽然IEC 60060-1:2010标准(也即g参数法)提供了一种大气校正因数的计算方法,但是标准只给出了空气湿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h/δ)在一定范围内的计算公式,对于不同的电压类型(包括:交流、直流和冲击),当h/δ超出标准给定范围时,暂时没有相应的计算方法,此时将无法进行大气校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电压试验中大气校正因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在计算大气校正因数时,无需考虑空气湿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从而可以计算当h/δ超出标准给定范围时的大气校正因数。
一种高电压试验中大气校正因数的计算方法,包括:
获取高电压试验中的第一试验参数,所述第一试验参数包括:试验电压类型、试验电压值、最短绝缘距离、大气压力、大气温度和相对空气湿度;
将所述试验电压类型转化为所述试验电压类型下的空气流注传播速度;
将所述空气流注传播速度、所述试验电压值、所述最短绝缘距离、所述大气压力、所述大气温度和所述相对空气湿度,确定为第二试验参数,将所述第二试验参数作为大气校正因数确定模型的输入值,输入至所述大气校正因数确定模型,得到大气校正因数;
其中,所述大气校正因数确定模型为,以不同电压等级的高电压试验中,不同的高压电器产品的所述第二试验参数作为训练样本,以所述第二试验参数对应的大气校正因数为样本标签进行训练得到。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试验电压类型转化为所述试验电压类型下的空气流注传播速度,具体包括:
将所述试验电压类型通过空气间隙放电试验得到所述试验电压类型下的空气流注传播速度。
可选的,训练得到所述大气校正因数确定模型的过程具体包括:
对不同电压等级的高压试验中,不同的高压电器产品的所述第一试验参数,采用IEC 60060-1:2010标准计算得到在不同电压等级下的大气校正因数;
将每一个高压电器产品的所述第一试验参数中的试验电压类型,转化为相对应的空气流注传播速度,得到每一个高压电器产品的所述第二试验参数;
建立一个含有两个隐含层的神经网络模型作为初始大气校正因数确定模型,所述隐含层的神经元的激活函数采用ReLU激活函数;
以不同电压等级的高电压试验中,不同的高压电器产品的所述第二试验参数作为训练样本,以所述第二试验参数对应的大气校正因数为样本标签,利用梯度下降法对所述初始大气校正因数确定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所述大气校正因数确定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4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机器人定位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文档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