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微模块数据系统的综合集装电池柜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0908.0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6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龙;岑伊纳;王攀;杨灵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隆兴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叶桂萍 |
地址: | 31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门 隔板 风扇 柜体 后门 电池柜 通孔 网孔 本实用新型 竖向立柱 数据系统 电池 微模块 集装 容腔 电池安装 自然形成 横撑件 后门的 散热 吹出 风道 铰接 前向 搁置 组装 引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微模块数据系统的综合集装电池柜,包括有柜体,柜体包括有框架,该框架由多根竖向立柱以及多根横撑件组装而成,柜体设置有隔板,柜体还包括有前门及后门,其特征在于:前门铰接于前门对应的竖向立柱,后门为网孔门,所述前门于相邻子容腔之间的位置设置有风扇,隔板之上搁置有电池,并且隔板的底部开设有供风扇引入的风引至电池的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电池柜的前门设有风扇,后门为网孔门,从而在前门和后门以及相邻子容腔之间的空间内自然形成自前向后的风道,只要将电池安装在底部具有通孔的隔板之上,风扇吹出的风经通孔带走电池的热量后流至后门的网孔门,从而达到针对性地加强散热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模块数据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模块数据系统的综合集装电池柜。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就信息与互联网业务的生产中心、处理中心、存储中心。目前,市场上的数据中心的建设一般分为传统的集中式和集装箱数据中心,传统的集中式建设,一般要从土地规划开始,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大型数据中心,其规划、建设周期长达2~3年,初期设备投资巨大,而且这种建设模式非常不灵活,根据市场需求扩容机柜、升级每个服务器机柜的用电负荷往往是不现实的。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飞速发展,集装箱数据中心、微模块数据中心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中,所谓微模块数据中心是指每个模块具有独立的功能、统一的输入输出接口,不同区域的模块可以互相备份,通过相关模块的排列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中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模块数据中心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一专利号为ZL201520547884.2(授权公告号CN20479602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度微模块数据中心》提供一种包括设置在机房地板上且规格大小相同的机柜、配电柜、UPS电源柜、电池柜和偶数个空调柜,将机柜、配电柜、UPS电源柜、电池柜和偶数个空调柜划分成数量相同的第一组柜体和第二组柜体,其中电池柜的作用是提供给整个微模块数据中心电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为此针对电池柜的散热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另外,长时间使用后电池柜里的电池会出现漏液情况,需要对电池柜作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地对电池进行散热的用于微模块数据系统的综合集装电池柜。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电池的漏液影响的用于微模块数据系统的综合集装电池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微模块数据系统的综合集装电池柜,包括有柜体,所述柜体包括有框架,该框架由多根竖向立柱以及多根横撑件组装而成,所述柜体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经所述横撑件支承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柜体分隔成用于容纳电池的子容腔,所述柜体还包括有前门及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铰接于所述前门对应的竖向立柱,所述后门为网孔门,所述前门于相邻子容腔之间的位置设置有风扇,所述隔板之上搁置有电池,并且所述隔板的底部开设有供风扇引入的风引至电池的通孔。
为了防止加强隔板支承电池的支承力,所述隔板的底部之下间隔设置有与所述横撑件相垂直的支承杆,所述隔板周围连接有包围所述支承杆的框体。该框体能避免支承杆的暴露于柜体。
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支承杆之下、并能接纳所述电池所滴漏的漏液的防漏件。
为了在增加隔板之下防漏件的同时又不影响风扇引入的风引至电池,所述防漏件包括有板体以及由该板体的四周向上凸设的凸边,所述凸边包括靠近所述前门的第一凸边,所述第一凸边与所述框体相抵接,而所述凸边中除去第一凸边的其它三个凸边则与所述支承杆留有可供风扇引入的风引至电池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防漏件通过设置在所述支承杆之下的连接件而置于所述支承杆之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隆兴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隆兴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09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锂电池组
- 下一篇: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用电池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