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等离子体射流针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89049.3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3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普璐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A61H39/00;A61N1/36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李华;温黎娟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成都海峡两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体 射流 针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冷等离子体射流针灸装置,通过可调节压力和流速的冷等离子体射流对人体组织表面形成压力,利用冷等离子体与组织作用过程中释放热量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热敷灸疗效果,冷等离子体射流中的粒子对细胞或神经产生电位变化,可等同于针灸,在针灸的同时无需刺破人体组织,具有安全性好的优点;等离子体参数以及冷等离子体射流的压力和流速可以调节,适用于不同耐受人群和不同深度的穴位或组织;本装置具有适用性广、各效应综合作用于病患部位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冷等离子体射流针灸装置。
背景技术
千百年来针灸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了积极、巨大的贡献,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和替代疗法,目前已在世界上78个国家用于临床。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了 43个病种适合针灸治疗各科的常见病和疑难病。传统中医认为灸法具有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逐痹、回阳固脱、消瘀散结以及防病保健的功教。现代实验研究也表明灸法可调整脏腑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有研究者应用磁共振造影、解剖学及X射线断层扫描3种技术对穴位进行定位,发现穴位是以结缔组织为基础,由毛细血管、神经丛和淋巴管交织而成的复杂体系。传统针刺是用金属针具刺入人体穴位而起刺激作用。
传统中医针灸中的“针”需要刺破皮肤刺入人体组织,有可能造成感染,并且有一定数量的病人“晕针”,从而降低了治疗效果;中医针灸中的“灸”,采用艾草等植物的燃烧对腧穴进行局部加热,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达到治疗的目的,因此传统灸法在使用过程中有烧灼人体皮肤造成烧伤的可能,且针和灸是两种独立的方法,目前没有一种装置可以同时起到针和灸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于现代中医学而言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冷等离子体射流针灸装置,通过具有压力的冷等离子体射流对人体组织表面造成压力,不需要刺破人体体表就可以达到针刺效果,利用冷等离子体与组织作用过程中释放热量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热敷灸疗效果,冷等离子体射流中的带电粒子或含能粒子对细胞或神经产生电位变化,可以等同于电针灸作用,从而达到在起到针灸治疗效果的同时,无需刺破人体组织,具有安全性好的优点,在达到针刺穴位效果的同时进行热敷,具有治疗效果好的优点,同时冷等离子体射流的压力和流速可以调节,从而适用于不同耐受的人群和不同深度的穴位或组织,具有适用性广的优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等离子体射流针灸装置,包括射流端,所述射流端的一侧为等离子射流出口,所述射流端的另一端为气体入口;
所述气体入口连接有压力气体供给系统,所述压力气体供给系统用于向射流端通入具有一定压力、流速的气体;
所述射流端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极和地极,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有冷等离子体激励源,所述第一电极用于将气体激发产生冷等离子体射流,冷等离子体射流经所述等离子射流出口释出;
控制系统包含有所述冷等离子体激励源,所述控制系统还连接有压力气体供给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调节气体流速、压力和冷等离子体射流的参数。
优选的,所述射流端内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射流端的中部;
所述射流端还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地极,所述地极为环绕所述第一电极设置的环状电极,所述地极连接电线接地端;
所述射流端内还设置有若干个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用于与地极、第一电极形成电场。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通过电缆连接所述冷等离子体激励源,所述冷等离子体激励源连接有所述控制系统,所述第一电极用于将气体电离形成冷等离子体射流;
所述控制系统用于调节所述冷等离子体激励源的冷等离子体射流的参数。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有反馈单元,所述反馈单元连接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普璐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普璐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90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