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织冷冻研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2611.1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8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高茜;黄海涛;管莹;向阳;米其利;唐萍;徐玉琼;朱洲海;陆舍铭;夭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3 | 分类号: | C12M1/33;C12N15/1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罗继元 |
地址: | 65023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装置 组织冷冻 上端 容置腔 本实用新型 研磨棒 研磨罐 研磨孔 双层中空结构 盖体中部 盖体 罐体 容置 适配 通孔 液氮 穿过 敞开 封闭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织冷冻研磨装置,旨在提供一种操作便捷的组织冷冻研磨装置。它包括中部具有研磨孔的研磨罐,以及与研磨孔相适配的研磨棒;所述研磨罐的罐体为双层中空结构,其中空部分形成容置液氮的容置腔;该容置腔的上端敞开,且容置腔的上端设置封闭其上端的盖体;所述盖体中部具有供研磨棒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冻组织研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织冷冻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组织RNA提取的相关实验中,常需要在低温条件下对组织进行研磨,使其成为粉末状再进行下一步实验。目前的操作通常为:实验人员将液氮倒入普通研钵中,再从液氮中取出待研磨的组织放入研钵,用研磨棒进行研磨。由于普通的研钵开口较大,液氮挥发较快,因此需要一边研磨一边加入液氮,而液氮属于超低温的液体,在不断的倾倒过程中有可能喷溅从而对实验人员造成冻伤的可能。此外,在研磨过程中,由于有些组织非常珍贵,仅有很小的颗粒,在研磨的时候如果研磨棒压力不当,会导致组织颗粒飞出研钵外,从而造成组织中RNA的降解。由于研钵通常底部为圆形,在研磨结束后加入Trizol对RNA进行提取时会有较多的液体残留造成浪费。
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目前实验人员主要采用的解决方案是选用开口较小的研钵,但这样又导致能存放的液氮量太小,从而需要不停的加入液氮。如果对研钵口用盖子进行封闭,又导致影响研磨棒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液氮损耗低,操作安全性高且方便的组织冷冻研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组织冷冻研磨装置,包括中部具有研磨孔的研磨罐,以及与研磨孔相适配的研磨棒;所述研磨罐的罐体为双层中空结构,其中空部分形成容置液氮的容置腔;该容置腔的上端敞开,且容置腔的上端设置封闭其上端的盖体;所述盖体中部具有供研磨棒穿过的通孔。
优选的是,所述研磨孔呈圆柱状,其底部呈圆锥体形。
优选的是,所述研磨棒包括研磨杆,设置于研磨杆一端的研磨头,以及设置于研磨杆另一端的研磨握把。
优选的是,所述盖体与容置腔搭接封闭处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是,所述盖体上设置便于盖体启闭的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在组织样品研磨过程中,由于液氮挥发导致需要不停加入液氮的操作复杂性,同时保持了研磨过程中组织样品的低温环境,避免了组织研磨过程中液氮或者组织喷溅导致的实验人员冻伤可能和组织RNA的降解,从而保证了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尖端研磨方式特别适用于超微量样本的研磨和加入Trizol的后续收集过程,大大提高了微量样本的实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2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粪便微生物采样器
- 下一篇:基因测序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