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脂肪酰胺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3230.6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3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汉民;李加文;钱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231/10 | 分类号: | C07C231/10;C07C233/91;C07C233/58;C07C233/05;C07C233/10;C07C235/20;C07C233/47;C07C233/08;C07C233/13;C07C235/34;C07C253/30;C07C255/57;C07C319/2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脂肪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脂肪酰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指将盐酸羟胺、过渡金属、膦配体、烯烃和溶剂依次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在压力为5~30 atm的一氧化碳气氛中于50~150℃发生氢胺羰基化反应,1~48h后反应结束,经抽干溶剂、柱层析分离即得脂肪酰胺类化合物。本发明工艺简单、合成成本低、产率高,底物适用性范围宽,易于工业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脂肪酰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酰胺化合物普遍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农药、生物活性分子、合成中间体和功能材料中。例如,
传统的合成酰胺化合物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⑴酰氯和胺的缩合反应;⑵羧酸类化合物和胺的缩合反应;⑶肟的Beckman重排反应;⑷羰基化合物和叠氮酸的Schmidt重排反应;⑸腙和胺类化合物的反应;⑹过渡金属催化下有机卤代物和酰胺化合物的反应;⑺过渡金属催化下烯烃或炔烃和酰胺的反应。虽然上述方法有较高的收率,但是这些方法受到当量的强碱、强酸、有机卤代物、各种添加剂和底物适应性的限制,实际应用受到极大地限制。为克服上述反应的种种弊端,人们发展了过渡金属催化下烯烃、盐酸胺和一氧化碳反应合成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合成路线如下所示,具体参考文献:J. Liu, H. Li, A.Spannenberg, R. Franke, R. Jackstell, M. Beller.
虽然这一方法较之前的方法有所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其一,该反应底物适应性受到限制,仅适用于末端烯烃,1,-2-二取代的烯烃、环状烯烃、和乙烯不参与反应;其二,利用该方法仅能合成烷二级酰胺化合物,无法一步合成三级酰胺;其三,一氧化碳的压力较高,需要40 bar,难以实现工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脂肪酰胺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脂肪酰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盐酸羟胺、过渡金属、膦配体、烯烃和溶剂依次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在压力为5~30 atm的一氧化碳气氛中于50~150℃发生氢胺羰基化反应,1~48h后反应结束,经抽干溶剂、柱层析分离即得脂肪酰胺类化合物;所述盐酸羟胺、所述烯烃、所述过渡金属的摩尔比为1 : 2~5 :0.005~0.05;所述过渡金属和所述膦配体的摩尔比为1 : 2~2.5;所述溶剂以盐酸羟胺为基准,其浓度为0.25~1.25 mol/L。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或
;或
;
所述烯烃的结构式为,其中R选自C4~C30的芳香基团;R1选自氢或C1~C20的脂肪基团。
所述R选自取代的苯基、萘基或噻吩基;R1选自甲基。
所述烯烃的结构式为,其中R2选自氢或C1~C20的脂肪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3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藜豆提取物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离子型交联单体、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