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标本采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1566.1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3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段文彬;马宁;胡冲;关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微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A61B1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李琦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黄山***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标本 采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标本采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采集用户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用户的待采集标本信息关联,所述待采集标本信息包含标本采集数量与标本容器的类型;检测标本容器的第二标识信息是否与所述待采集标本信息相匹配,当所述标本容器中标识信息与待采集标本信息匹配时,则利用该标本容器进行采集,并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关联;否则,产生报警信号提醒误操作。全程无需人为主动判断,通过终端扫描、识别采集对象与标本容器,采用双重检测避免了人为核对失误操作,提高了识别效率与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标本采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方式采用一维码标记并识别。然而,现有识别方式存在难以快速电子核对条码信息,核对、交接、清点等过程中没有形成智能化管理,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对采集对象以及标本容器进行识别,而且容易出错,其次,无法获悉采集时间与采集记录。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标本采集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人工识别采集对象与标本容器,容易出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标本采集方法,包括:
获取待采集用户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用户的待采集标本信息关联,所述待采集标本信息包含标本采集数量与标本容器的类型;
检测标本容器的第二标识信息是否与所述待采集标本信息相匹配,当所述标本容器中标识信息与待采集标本信息匹配时,则利用该标本容器进行采集,并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关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集系统,包括:
带第一标识信息的穿戴环;
标本容器,附带第二标识信息;
服务器,其连接服务器,用于存储待采集用户的标本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用户的待采集标本信息关联,所述待采集标本信息包含标本采集数量与标本容器的类型;
终端,用于获取待采集用户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标本容器的第二标识信息;还用于检测标本容器的第二标识信息是否与所述待采集标本信息相匹配,当所述标本容器中标识信息与待采集标本信息匹配时,则利用该标本容器进行采集,并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关联。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智能标本采集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利用扫码读取第一标识信息获取用户的待采集标本信息,根据第一标识信息查询服务器是否存在与其匹配的待采集标本信息,起到核实对象的目的;利用终端识别标本容器的第二标签信息,检测标本容器是否与该用户的待采集标本信息相匹配,当其匹配成功时,则采用该标本容器进行采集,否则,产生报警信号提醒误操作。全程保障了采集过程有序、轻松进行,有效避免发生标本错采、漏采的现象,解决了操作人员标本采集过程中反复核实人标一致的焦虑,同时,也减少了因人为失误导致的医疗事故。全程无需人为主动判断,通过终端扫描、识别采集对象与标本容器,采用双重检测避免了人为核对失误操作,提高了识别效率与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标本采集方法流程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标本采集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标本采集方法完整流程图;
图4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集系统结构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穿戴环
2 标本容器
3 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微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微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15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