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锌铈铁氧体软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8410.3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3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乐中;徐源源;钟小溪;王瑞;涂小强;何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30 | 分类号: | C04B35/30;H01F1/34;H01F4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宋辉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镍锌铈 铁氧体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镍锌铈铁氧体软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按化学计量比Ni0.4Zn0.6‑xCexFe2O4将相应的硝酸镍、硝酸锌、硝酸铁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按照Sol—gel自蔓延粉体方法制备获得NiZnCe铁氧体纳米粉体;2)将步骤1)获得的NiZnCe铁氧体纳米粉体加入浓度为6%—8%的聚乙烯醇水溶液进行造粒,将获得的粒料压制成环形样品,环形样品在950—1100℃保温烧结2—5h得到NiZnCe铁氧体软磁材料。技术方案中制备获得的镍锌铈铁氧体软磁材料,加入Ce3+离子,Ce3+的半径较大,对镍锌铈铁氧体原有的离子分布产生影响,细化镍锌铈铁氧体的晶粒尺寸,起始磁导率可达到174,居里温度大于330℃,具有良好的电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磁铁氧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镍锌铈铁氧体软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软磁铁氧体广泛应用在通信、计算机、电源等各类电子设备中,是电子信息工业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功能材料,随着电子设备精度和稳定性的不断提高,目前大部分整机系统因小体积需求,通常装配密度很高,系统内部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现象,不同部位的零部件的环境温度有较大差异,因而对铁氧体材料性能的温度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氧体材料的磁性能,不仅取决于晶体结构,而且受微观形貌及磁性离子在晶体结构中的分布情况的影响。
现有NiZn铁氧体材料因离子分布、微观结构与晶体缺陷等原因导致温度稳定性差。
基于此,研究并设计一种镍锌铈铁氧体软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铁氧体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温度稳定性差,造成该材料应用于零部件,零部件的不同温度在环境性能差异较大甚至无法使用等技术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镍锌铈铁氧体软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该材料组分中加入磁性Ce离子,且通过采用Sol-gel自蔓延粉体制备法和固相烧结法结合的制备方法,改变其晶体结构,进而提高制备获得的铁氧体材料的温度稳定性。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镍锌铈铁氧体软磁材料,所述镍锌铈铁氧体软磁材料的名义通式为Ni0.4Zn0.6-xCexFe2O4,其中,0<x≤0.20。
一种镍锌铈铁氧体软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采用含Ce、Ni、Zn、Fe的化合物,按照Sol—gel自蔓延粉体方法制备获得NiZnCe铁氧体纳米粉体;
2)将步骤1)获得的NiZnCe铁氧体纳米粉体加入浓度为6%—8%的聚乙烯醇水溶液进行造粒,将获得的粒料压制成环形样品,环形样品在950—1100℃保温烧结2—5h得到NiZnCe铁氧体软磁材料。
其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步骤1)中采用Sol—gel自蔓延粉体方法制备获得NiZnCe铁氧体纳米粉体的具体方法为:在Ni0.4Zn0.6-xCexFe2O4去离子水溶液中,按物质的量比为3:1加入柠檬酸,密封,然后在90℃磁力搅拌3个小时,得到棕绿色先驱体溶液;将先驱体溶液冷却至室温,用氨水调节pH至7;将pH值为7的溶液在95℃下烘干形成干凝胶,最后将干凝胶通过自蔓延燃烧生成蓬松树枝状,碾碎后获得NiZnCe铁氧体纳米粉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8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致密度铁酸镍超细晶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遮色氧化锆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