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互联网车辆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8233.3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5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郑紫微;潘洋;陈勇;吴明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B60L53/68;B60L53/6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孙盼峰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互联网 车辆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互联网车辆控制方法,用于实现车辆所有权人远程控制其所合法拥有车辆的无线充电,本发明通过基于车辆所有权人的左手触摸压力数据库和右手触摸压力数据库以得到该车辆所有权人的身份识别参数;通过建立针对车辆自身的车辆运动状态数据库,得到表征该车辆在运动状态中的速度变化程度情况,进而得到后续供车辆用无线充电设备调整无线充电参数所参考的支撑数据,减少车辆运动因素对于无线充电过程的影响;通过由车辆得到针对该车辆的无线充电建议配置参数信息,以由车辆用无线充电设备参考车辆得到的这些无线充电参数配置信息,进而得到更加符合当前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时的无线充电配置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互联网车辆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研发并推出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与现有的柴汽油式汽车不同,只需要给电动汽车充上足够的电能,电动汽车就可以像柴汽油式汽车一样在公路上驰骋。电动汽车由于不需要去加油站加注柴油或者汽油,只要在用户自己家中就可以完成插座插接和供电工作。当然,由于电动汽车只需要依靠电力提供行进的能量,不再消耗柴油或者汽油,这样明显避免了废气排放,实现了节能减排。
现有的电动汽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电动汽车内的电量不足时,需要用户使用较长的充电线去插接连接市电的插座,以次完成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但是,较长的充电线明显会令用户在用电时感觉麻烦繁琐,不够方便,严重影响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体验效果;另外,虽然现在有人提出了针对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方法,但是这些无线充电方法未考虑电动汽车移动对无线充电效果的影响,导致现有的这些无线充电方法所施加给电动汽车上的无线充电配置参数不能满足电动汽车在运动状态下的充电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移动互联网车辆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互联网车辆控制方法,用于实现车辆所有权人远程控制其所合法拥有车辆的无线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互联网车辆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至步骤10:
步骤1,所述车辆所有权人预先开启其所合法拥有车辆的车载显示屏,由该车辆所有权人在车辆制造商所设置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利用左手连续触摸该车辆的车载显示屏达到第一预设次数以及利用右手连续触摸该车辆的车载显示屏达到第二预设次数,以分别对应形成针对该车辆所对应车辆所有权人的左手触摸压力数据库和右手触摸压力数据库;
其中,所述车辆标记为Car,车辆Car的车辆所有权人标记为User,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标记为T1,所述第一预设次数标记为M1,所述第二预设次数标记为M2;所述车辆所有权人的左手触摸压力数据库内的左手触摸压力数据个数为Q1,所述车辆所有权人的右手触摸压力数据库内的右手触摸压力数据个数为Q2;
所述左手触摸压力数据库内的第q个左手触摸压力数据标记为所述右手触摸压力数据库内的第p个右手触摸压力数据标记为1≤q≤Q1,1≤p≤Q2;
步骤2,所述车辆内的控制器根据步骤1中所形成的车辆所有权人的左手触摸压力数据库和右手触摸压力数据库,得到识别该车辆的车辆所有权人的身份识别参数,并存储车辆所有权人的身份识别参数到该车辆的存储器内;其中,所述车辆的车辆所有权人的身份参数标记为
步骤3,建立所述车辆与其车辆所有权人的智能移动终端之间的蓝牙通信,且在所述车辆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成功建立蓝牙配对通信后,由所述车辆将所得其车辆所有权人的身份参数发送给智能移动终端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8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