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快速插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5791.0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4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腾力;赖华茂;常皓;成荣荣;黄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罗思韦尔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外壳 金属导电芯 快速插拔装置 动力电池 固定法兰 本实用新型 非金属内壳 一端设置 内表面 铜牌 内芯 安全性能 连接孔 击穿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快速插拔装置,包括固定法兰、金属导电芯、金属外壳、非金属内芯,金属外壳的一端设置在固定法兰的一侧表面上,连接铜牌的一端设置在固定法兰的另一侧表面上,金属导电芯设置在金属外壳内且与所述连接铜牌相连接,金属外壳的内表面设置有非金属内壳层,非金属内芯设置在金属导电芯的内部,连接铜牌上开设有连接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快速插拔装置,在金属外壳的内表面设置有非金属内壳层,因此金属外壳和金属导电芯之间不会发生击穿,安全性能高,可以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快速插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动力电池快速插拔装置主要由导电芯、金属外壳、固定法兰、连接铜牌等组成。金属外壳和导电芯之间距离较近有击穿风险,在通过此装置测量电压时容易造成导电芯和金属外壳之间的短路,安全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出现上述技术缺陷的动力电池快速插拔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力电池快速插拔装置,包括固定法兰、金属导电芯、金属外壳、非金属内芯,金属外壳的一端设置在固定法兰的一侧表面上,连接铜牌的一端设置在固定法兰的另一侧表面上,金属导电芯设置在金属外壳内且与所述连接铜牌相连接,金属外壳的内表面设置有非金属内壳层,非金属内芯设置在金属导电芯的内部,连接铜牌上开设有连接孔。
进一步地,非金属内壳层为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非金属内壳层的厚度为1mm。
进一步地,非金属内芯为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快速插拔装置,在金属外壳的内表面设置有非金属内壳层,因此金属外壳和金属导电芯之间不会发生击穿,安全性能高,可以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法兰,2-金属导电芯,3-金属外壳,4-非金属内壳层,5-非金属内芯,6-固定孔,7-连接铜牌,8-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动力电池快速插拔装置,包括固定法兰1、金属导电芯2、金属外壳3、非金属内芯5,金属外壳3的一端设置在固定法兰1的一侧表面上,连接铜牌7的一端设置在固定法兰1的另一侧表面上,金属导电芯2设置在金属外壳3内且与所述连接铜牌7相连接,金属外壳3的内表面设置有非金属内壳层4,非金属内芯5设置在金属导电芯2的内部,金属导电芯2包裹在非金属内芯5的外层。金属导电芯2、金属外壳3、非金属内壳层4和非金属内芯5构成动力电池快速插拔装置的插头。连接铜牌7上开设有连接孔8。非金属内壳层4为橡胶材料制成。非金属内壳层4的厚度为1mm。非金属内芯5为橡胶材料制成。
在使用时,将动力电池快速插拔装置的连接铜牌7和高压导电器件相连接,通过拔插插头实现高压回路的快速通断。由于金属外壳3的内表面设置有非金属内壳层4,因此金属外壳3和金属导电芯2之间不会发生击穿,提高了安全性能,金属导电芯2的内部设置有非金属内芯5,这也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罗思韦尔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罗思韦尔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5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防松机构的尾部附件
- 下一篇:一种高密度耐高温散热性USB母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