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检测成型定位偏移的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5090.0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1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雄杰;张志洲;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惠州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82 | 代理人: | 韩淑英 |
地址: | 516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成型 定位 偏移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检测成型定位偏移的模块。
背景技术
在线路板生产过程中,成型工艺中均是采用钉销钉方式对线路板进行固定,每3颗销钉固定一个PCS,而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因手工钉销钉,经常会出现定位偏移,在锣出首件时才能发现,而且从锣出的首件上不能直观确定偏移量,需经过测量后才能确定,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方便快速的对钉销钉偏移进行判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检测成型定位偏移的模块,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为方形,PCB板板边的铜皮上排列有第一至第四测试块,共计四个测试块;所述测试块包括正方形的无铜区域块和多个围绕无铜区域块设置的NPTH孔,同一测试块中NPTH孔的孔中心与对应无铜区域块边缘的距离相同;第一至第四测试块中NPTH孔的孔中心与对应无铜区域块边缘的距离依次增大。
优选的,所述无铜区域块的每条边上对应设有两个NPTH孔。
进一步的,设于无铜区域块的同一条边上的两个NPTH孔的孔中心距为2mm。
优选的,NPTH孔的直径为0.5~0.8mm。
优选的,所述无铜区域块的尺寸为4*4 mm。
优选的,所述第一至第四测试块中NPTH孔的孔中心与对应无铜区域块边缘的距离依次为0.05mm、0.075mm、0.1mm、0.12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至第四测试块设于PCB板板边的对角线位置。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检测成型定位偏移的模块,在对PCB板进行成型加工时,将板用销钉固定好后,用锣刀沿模块无铜区域块上锣方槽,通过目视检验方槽四周NPTH孔的完整状况,即可快速的判定偏移方向和偏移量并加以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检测成型定位偏移的模块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可检测成型定位偏移的模块,包括方形的PCB板9, PCB板板边的铜皮上排列有第一测试块1、第二测试块2第三测试块3、第四测试块4,每一测试块均包括正方形的4*4 mm无铜区域块A和8个围绕无铜区域块设置的NPTH孔B,无铜区域块A的每条边上对应设有两个NPTH孔B。同一测试块内的相邻NPTH孔的孔中心距为2mm,NPTH孔的直径为0.6mm
同一测试块中NPTH孔的孔中心与对应无铜区域块边缘的距离相同;第一至第四测试块中NPTH孔的孔中心与对应无铜区域块边缘的距离依次增大,依次为0.05mm、0.075mm、0.1mm、0.125mm。
在对PCB板进行成型加工时,将待成型的线路板用销钉固定好后,用锣刀沿模块无铜区域块上锣方槽,再目视检验方槽四周NPTH孔的完整状况,即可快速的判定偏移方向和偏移量并加以改善。
如四个测试块周边的NPTH孔均无破损,则可判定偏移量在0.05mm以内;若有NPTH孔破损,则可通过判断破损NPTH孔与相应无铜区域块的相对位置判定偏移方向,并可直接通过破损程度最轻微的NPTH孔与相应无铜区域块之间的距离值来辅助判定偏移量,十分快速便捷。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50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电气元件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电路板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