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位移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8190.0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7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斌堂 |
主分类号: | H02N2/00 | 分类号: | H02N2/00;H02N2/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移 驱动器 | ||
1.一种微位移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结构体(1)、电磁驱动机构(2);
在电磁驱动机构(2)施加的磁力或电力作用下,伸缩结构体(1)能够进行收缩或者伸长的变形;
所述伸缩结构体(1)采用弹性材料体(3)或者设置有缝隙(4),其中,在所述磁力作用的变化下吸引靠拢或弹性恢复扩张,以驱动伸缩结构体(1)相应地收缩或者伸长;或者,在所述电力作用的变化下吸引靠拢或排斥扩张,以驱动伸缩结构体(1)相应地收缩或者伸长;缝隙(4)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位移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4)的延伸方向垂直于伸缩结构体(1)的变形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位移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4)为伸缩结构体(1)上的开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位移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4)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缝隙部(401)和第二缝隙部(402);
在所述磁力作用下,第一缝隙部(401)的宽度的变化大于第二缝隙部(402)的宽度的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位移驱动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缝隙部(401)在自然状态下为直线缝隙;第二缝隙部(402)在自然状态下为孔状缝隙;其中,所述孔状缝隙的最大宽度大于直线缝隙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位移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沿伸缩结构体(1)的变形方向上,多个所述缝隙(4)之间错开排列或者对齐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位移驱动器,其特征在于,伸缩结构体(1)在变形方向的上的一端或者两端连接有永磁体(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位移驱动器,其特征在于,伸缩结构体(1)采用导磁材料、软磁材料或者铁磁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位移驱动器,其特征在于,伸缩结构体(1)包括沿轴向依次分布的多段子结构,相邻的子结构之间通过绝缘层(6)绝缘连接;
电磁驱动机构(2)的两个电极分别连接相邻的所述子结构;
相邻的子结构之间形成所述缝隙(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斌堂,未经杨斌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81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