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装液压悬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8110.5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0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雨;刘国艳;李国红;李波;陈奇;刘增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6 | 分类号: | F16F9/36;F16F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装 液压 悬置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装液压悬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液压悬置具有低频大阻尼和高频小阻尼的特性,多数汽车都已经普遍使用液压悬置代替普通橡胶悬置。这样,汽车在起步和高速行驶工况下,能得到较好的驾驶舒适性。目前,液压悬置按照灌液方式分为干式和湿式灌装两种。目前干式灌装液压悬置的一般工艺过程为:抽取空气、保持真空度、灌液、钢球封堵。由于灌装液压悬置在灌装完成后,通过钢球密封灌液口,导致灌液口处的密封件不能拆卸。这样,密封件无法二次使用,提高了生产成本,不利于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装液压悬置及汽车,解决了灌装液压悬置中用于密封灌液口的密封件不可拆卸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灌装液压悬置,包括:
桥式支架,所述桥式支架的一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容置空间;
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橡胶主簧;
悬置底座,与所述桥式支架固定连接,且所述橡胶主簧与所述悬置底座相抵接;所述悬置底座的内部设有一容纳阻尼液的容置腔,所述悬置底座上包围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上设有一灌液口,所述灌液口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密封件,包括螺接于所述灌液口内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悬置底座上位于所述灌液口处的外端面相抵接的密封部。
优选地,所述灌液口内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配合螺接的钢丝螺套。
优选地,所述密封部与所述悬置底座抵压的端面上,设置有一密封胶垫。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为十字槽凹穴六角头螺栓。
优选地,所述灌装液压悬置还包括:
连接支架,一端与所述桥式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车身结构。
优选地,所述橡胶主簧的内部设有一内骨架;
所述灌装液压悬置还包括:
悬置托臂,一端从所述橡胶主簧的侧面插设入所述内骨架,并与所述内骨架过盈配合;另一端连接至发动机支架。
优选地,所述容置腔与所述灌液口之间通过一悬置流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悬置流道内设置有悬置解耦膜。
优选地,所述悬置底座与所述桥式支架之间铆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灌装液压悬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中,在灌装液压悬置的灌液口内,设置有一与灌液口内壁配合螺接的密封件,以实现对灌液口的密封作用,防止阻尼液外泄。并且密封件与灌液口之间螺接配合,便于拆装,保证密封件的可重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灌装液压悬置的示意图之一;
图2表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灌装液压悬置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说明:
1、悬置底座;
11、容置腔;
12、灌液口;
13、悬置流道;
2、密封件;
21、连接部;
22、密封部;
3、橡胶主簧;
4、桥式支架;
5、钢丝螺套;
6、密封胶垫;
7、连接支架;
8、悬置托臂;
9、悬置解耦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见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灌装液压悬置,包括:橡胶主簧3、桥式支架4、悬置底座1以及密封件2。
其中,桥式支架4的一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容置空间;橡胶主簧3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悬置底座1与桥式支架4固定连接,且橡胶主簧3与悬置底座相抵接;
悬置底座1的内部设有一容纳阻尼液的容置腔11,悬置底座1上包围容置腔11的侧壁上设有一灌液口12,灌液口12与容置腔11相连通。
密封件2包括螺接于灌液口12内的连接部21,以及与悬置底座1上位于灌液口12处的外端面相抵接的密封部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81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