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的顶板植筋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7842.0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6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智;郭文华;孙永智;曹龙;李凯;于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10 | 代理人: | 邝溯琼 |
地址: | 1001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顶板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简易的顶板植筋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二次结构顶板植筋一直是现场施工过程中费工费时的问题,其一般做法为:a、在顶板底部架设好活动架,施工人员爬上活动架施工,如此反复,工作效率低;b、工人在固定需要植入的钢筋时,一只手扶住需要植入的钢筋,另一只手挥动铁锤锤击钢筋底部,一般施工高度位于人头位置,既不方便施工,又十分危险,且工作效率低。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简易的顶板植筋辅助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顶板植筋操作难度大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简易的顶板植筋辅助装置,包括镀锌钢管,镀锌钢管上分别设有第一凹陷变形部位、第二凹陷变形部位和第三凹陷变形部位,所述第一凹陷变形部位、第二凹陷变形部位和第三凹陷变形部位的顶端分别距离镀锌钢管顶端400mm、600mm和800mm;所述第一凹陷变形部位和第二凹陷变形部位的单边变形量分别为1mm,所述第三凹陷变形部位的单边变形量为2mm;所述第一凹陷变形部位和第二凹陷变形部位内套设有辅助钢筋;所述第三凹陷变形部位设置有紧固件。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所述第三凹陷变形部位的螺栓和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的直径为8mm。
进一步地,所述镀锌钢管的外径为20mm,壁厚2mm。
进一步地,辅助钢筋的长度为4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型;
2、使用范围广,能适用于不同层高的结构顶板植筋作业,尤其是部分临边作业,更加安全可靠;
3、使用过程操作简单,零散构件少,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简易的顶板植筋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镀锌管;2、第一变形区;3、第二变形区; 4、第一钢筋;5、第三变形区;6、螺栓;7、第二钢筋;8、扎丝;9、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简易的顶板植筋辅助装置,包括镀锌钢管1,所述镀锌钢管1上分别设有第一凹陷变形部位2、第二凹陷变形部位3和第三凹陷变形部位5,所述第一凹陷变形部位2、第二凹陷变形部位3和第三凹陷变形部位5的顶端分别距离镀锌钢管1顶端400mm、600mm和800mm;所述第一凹陷变形部位2和第二凹陷变形部位3的单边变形量分别为1mm,从而防止辅助钢筋4晃动;所述第三凹陷变形部位5的单边变形量为2mm;所述第一凹陷变形部位2和第二凹陷变形部位3内套设有辅助钢筋4;所述第三凹陷变形部位5设置有紧固件,用于该位置镀锌钢管1的变形量控制,防止内设C14mm辅助钢筋4因多次撞击,而出现向下滑动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所述第三凹陷变形部位5的螺栓6和螺母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螺栓6的直径为8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镀锌钢管1的外径为20mm,壁厚2mm,长度可根据房间净高设置镀锌钢钢管1的总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辅助钢筋4的长度为400mm,用于镀锌管1需植入植筋孔的植入钢筋7更加便于有效的撞击进入植筋孔内。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78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