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抗污染轮式车辆转向优先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0005.2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7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董明堂;张文中;骆旭东;赵家宏;王斌;吴景逸;姚文艺;周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6 | 分类号: | F15B13/0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1 | 代理人: | 林丽英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污染 轮式 车辆 转向 优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抗污染轮式车辆转向优先阀。
背景技术
轮式车辆转向系统普遍采用负荷传感转向系统,如图1所示,其主要元件是转向泵1'、优先阀2'、(全液压)转向器3'和油缸4'。负荷传感转向系统是通过打转向时转向器3'给优先阀2'感应压力信号来控制转向油的合理分配。其工作原理如下:优先阀2'的P口与转向泵1'的出油口连接,优先阀2'的CF口与转向器3'的进油口连接,优先阀2'的EF口与多路阀的进油管连接合流到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当不打转向时转向器3'处于中位,转向器LS信号口不产生压力信号,但通过转向器3'的节流口有很少一部分油液经CF口供给转向器3',保证转向器3'的响应和元件的热平衡;同时,通过优先阀2'的液压泵来油经优先阀CF口的内控压力节流孔20'进入优先阀2'的一端来克服另一端弹簧压力推动优先阀2'阀芯移动,使其余液压泵的其余全部油液经优先阀2'的EF口合流到工作装置液压系统供工作系统使用。当因工作需要左(右)转动方向盘时,转向器3'的LS口会产生压力信号,压力油通过优先阀2'的LS感应节流孔21'进入优先阀2'的弹簧端(感应压力信号),在感应信号压力和弹簧的共同作用下阀芯移动使油液通过优先阀2'的CF口向转向器3'供油;同时随着优先阀2'通往CF口的阀口开启后流量的增加,使优先阀2'的内控压力节流孔20'的压力增加,与LS口22'感应信号压力产生的压差推动阀芯克服弹簧力向弹簧端关闭阀口的趋势移动使不至于更大的流量增加,因此优先阀2'是感应压差的大小相应的供给转向器3'所需的流量,而所需的流量是根据转向器的排量大小和转向快慢决定的,所以转向系统能够根据转向的需要提供所需要的流量。当感应信号压力达到设定的弹簧端的溢流阀压力时,溢流阀打开,在优先阀2'的CF口内控压力作用下推动优先阀2'阀芯向弹簧端移动,使液压泵的油液经优先阀2'的EF口合流到工作装置液压系统供工作系统使用。
目前轮式车辆尤其工程机械装载机产品采用的负荷传感转向系统,客户有普遍反映转向沉重而且有时转向打不动的问题,当出现这些问题时,通常通过更换优先阀2'或转向器3'总成解决。从负荷传感转向系统原理上分析,转向器3'的LS感应节流孔31'和优先阀2'的LS感应节流孔21'的大小非常重要,会直接反映推动阀芯的动作时间,从而影响通往CF口的开启时间,如果开启时间慢,通往转向器3'的流量与转向器转子的流量不匹配会反应转向沉重的问题,如果开启时间快,可能会引起对转向器3'的冲击大或转向系统不稳的问题。
目前优先阀2'如图2所示,其上的LS感应节流孔21'根据流量匹配的情况设计为Φ0.9mm恒定值,通过在铜套23'上钻Φ0.9mm小孔,然后将铜套23'镶嵌在优先阀2'预先钻好的连通孔中实现的。从优先阀2'的LS感应节流孔21'的结构上看,LS感应节流孔21'所处的位置很深,镶嵌时节流小孔易变形,很难检测到小孔孔径的变化情况,并且也很难检测到在使用过程中的小孔堵塞情况,一旦小孔变形或者由于清洁度的问题堵塞,会直接反映转向沉重或转向打不动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客户通常的办法就是更换优先阀2'甚至转向器3'总成,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这种情况绝大部分是因为优先阀LS感应节流小孔异常引起的。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一种新型抗污染轮式车辆转向优先阀,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抗污染轮式车辆转向优先阀,通过改变优先阀LS感应节流孔结构设计,解决了负荷传感转向系统转向沉重或转向打不动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抗污染轮式车辆转向优先阀,转向优先阀具有LS口和LS感应节流孔;LS口设在转向优先阀的阀体上,LS感应节流孔作独立于阀体之外,呈与阀体相分体的外置设置。
所述LS口上连接有接头,LS感应节流孔设在接头上以构成有带LS感应节流孔接头。
所述LS感应节流孔在带LS感应节流孔接头上,根据车型需求设计而作孔径可变的可变型节流孔。
所述LS感应节流孔设在连接LS口的管路上。
所述LS感应节流孔在所述管路上,根据车型需求设计而作孔径可变的可变型节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0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