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合空调房间内的蒸发冷却置换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9101.5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2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通;郝小礼;黄敏华;郭晨星;代圣军;邢庆伟;杨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F24F11/0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2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空调 房间内 蒸发 冷却 置换 通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适合空调房间内的蒸发冷却置换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热舒适性和空气质量对于室内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当代社会的人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实现较好的热舒适性和较高的空气品质就会导致更多的空调能耗,因此,选择合理的制冷和通风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置换通风作为一种高效可以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的通风方式被广泛应用在办公建筑中,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也同样在建筑中应用普遍。蒸发冷却技术和置换通风相结合既满足室内热舒适性和空气品质,又可以减少建筑能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能够利用蒸发冷却技术对室内排风进行处理,达到了“辐射供冷”的效果的适合空调房间内的蒸发冷却置换通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适合空调房间内的蒸发冷却置换通风装置,包括蒸发冷却装置和排风管道;蒸发冷却装置为一空心长方体结构,蒸发冷却装置的一侧壁采用的是绝热板,与绝热板相对的侧壁采用的是导热板;蒸发冷却装置内平行于绝热板设有金属板,将空心长方体结构分成两个相连通的通风干通道和通风湿通道;金属板和绝缘板面之间的通道为通风干通道;通风干通道的进口与空调房间连通,通风湿通道的出口与排风管道连接,排风管道连接室外;通风湿通道中金属板和导热板内表面上分别覆盖一层纯棉纤维层,在纯棉纤维层中镶嵌若干多孔软管,多孔软管与储水箱连接。
上述适合空调房间内的蒸发冷却置换通风装置中,多孔软管分别连接分流水管道,分流水管道连接主流水管道,主流水管道与储水箱连接;多孔软管与分流水管道连接处安装有信号感应装置和开关阀,信号感应装置和开关阀分别通过感应信号电缆连接电源控制器。
上述适合空调房间内的蒸发冷却置换通风装置中,通风湿通道入口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排水管道。
上述适合空调房间内的蒸发冷却置换通风装置中,所述的导热板采用石膏板制成;绝热板采用绝热保护层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冷却装置包括通风干通道和通风湿通道,排风时,在干通道中,排风与金属板发生热交换,此时金属板温度比排风温度低,排风中的热量会从空气传递到金属板,导致空气温度会逐渐降低直至湿通道始端;在湿通道中,排风与含水棉纤维层发生热质交换,含水棉纤维层中的水蒸气会进入排风空气中导致排风空气湿度增加,同时由于湿通道排风空气的温度较低,湿通道中热量会从金属板与导热版经由含水棉纤维层进入到排风空气中,金属板和导热版温度会降低;本实用新型利用蒸发冷却技术,对室内排风进行处理,达到了“辐射供冷”的效果;使房间的舒适性更好。
2)本实用新型将置换通风和蒸发冷却相结合,保证了空调房间的舒适性和空气品质。
3)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减少了空调机械耗能,节省了建筑能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在空调房间内的安装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冷却装置的端面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纯棉纤维层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蒸发冷却装置和排风管道18;蒸发冷却装置为一空心长方体结构,蒸发冷却装置的一侧壁采用的是绝热板8,与绝热板8相对的侧壁采用的是导热板3。所述的导热板3采用导热性能优良的石膏板制成;绝热板8采用绝热保护层材质制成。蒸发冷却装置内平行于绝热板8设有金属板7,将空心长方体结构分成两个相连通的通风干通道9和通风湿通道10;金属板7和绝缘板8之间的通道为通风干通道9,另一通道为通风湿通道10。通风干通道9的进口与空调房间连通,通风湿通道10的出口与排风管道18连接,排风管道18连接室外;通风湿通道10中金属板7和导热板3内表面上分别覆盖一层吸水性较强的纯棉纤维层4。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纯棉纤维层4中镶嵌若干多孔软管5,纯棉纤维层4和多孔软管5用金属网栅栏6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91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