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控气动防喘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6851.6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8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覃玉峰;宁德忠;盛利;谭宗慧;刘志治;叶双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16 | 分类号: | F02B37/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地址: | 537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防喘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控气动防喘振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随着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日趋增加,降低发动机有害排放和CO2排放这一目标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动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所以开展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提升和NOx、THC等有害排放物控制方法、技术研究的工作是所有发动机设计者的首要任务。增压技术作为提高发动机经济性、降低发动机排放量的主要手段,已经全面应用到国4以上燃气发动机。但是随着法规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以及用户对车辆动力性和驾驶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应对各方面需求并且提高增压器响应性和效率,从而小转动惯量增压器成为当前主流的控制技术。但是匹配的小惯量增压器效率的提升,会使增压器的喘振余量小。对于带进气节流阀(节气门)的发动机,突收节气门时,增压器很容易出现喘振,这时需要安装防喘振阀,通过防喘振阀在突收节气门时卸掉空气从而达到消除喘振作用。但是现在传统的防喘振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机械结构感应节气门两边压差来开启;另一种是通过电磁线圈直接驱动阀开启关闭。但是这两种阀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气动控制的防喘振阀,无论是采用平衡式(节气门前后压差)防喘振阀或是带增压压力补偿型(节气门前后以及防喘振阀阀片上下游压差作用)的防喘振阀,都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特别是国六带EGR系统的燃气发动机,节气门前后压差大,多变性大,对发动机动力性需求高,传统气动防喘振阀已经很难满足开发需求。对于电控防喘振阀,虽然控制灵活大,但是对于增压发动机,特别是重型增压发动机,由于其增压水平高,突收节气门时,为了避免增压器喘振需要泄掉的增压空气质量流量大,电控防喘振阀电磁线圈的提升力需要很大,造成电磁线圈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控气动防喘振装置,可有效、可靠的防喘振,降低成本。
为实现该目的,提供了一种电控气动防喘振装置,包括控制器、空滤器、涡轮增压器、中冷器、节气门和气管,所述气管包括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三气管、第四气管、第五气管和第六气管,还包括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电磁阀、与电磁阀连接的防喘振阀,所述防喘振阀通过第四气管与连接中冷器和节气门的第六气管连接,所述电磁阀设于第三气管上并且防喘振阀4还通过第三气管与连接空滤器和涡轮增压器的第二气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喘振阀包括有壳体、与第四气管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口、与第二气管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口、与第一连接口连接的阀片、与阀片连接的平衡压力腔和膜片、穿过阀片与第一连接口和平衡压力腔连接的压力取样管,所述第一连接端口通过阀片与第二连接端口连接,所述平衡压力腔通过第三气管与第二气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平衡压力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阀片连接以给阀片设定的压力,所述平衡压力腔通过压力取样管保持与第一连接口的气压平衡。
优选地,所述电磁阀和第三气管还能够设于防喘振阀内部。
优选地,所述阀片设于第二连接端口内并且通过膜片将平衡压力腔与第二连接端口隔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节气门前端与涡轮增压器进气端增设防喘振阀并且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实现电控气动防喘振,可有效、可靠的防喘振,降低成本。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电磁阀控制防喘振阀平衡腔压力,取代传统气动防喘振阀的平衡腔压力等于节气门后压力的控制方式,控制器可以有效的区分哪些工况需要防喘振阀参与工作,消除涡轮增压器喘振,避免传统气动防喘振阀通过感应节气门前后压差来工作的方式造成异常开启,引起发动机控制不稳,车辆驾驶舒适性差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电磁阀控制防喘振阀平衡腔压力,取代传统电控防喘振阀,实现可以采用一个很小的电磁线圈来控制防喘振阀工作,线圈成本低,需求驱动电流低,能耗低,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喘振阀分体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喘振阀集成式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涡轮增压器喘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68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式手术刀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医用火罐的消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