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功率电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9114.2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1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吕惠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光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7/00 | 分类号: | H01F37/00;H01F27/24;H01F27/2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8 | 代理人: | 马庆文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功率 电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功率电感。
背景技术
功率电感,又称为贴片电感 , 大电流电感,是用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电磁感应元件,属于常用的电感元件,其作用主要有:(1)阻流作用: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总是与线圈中的电流变化相对抗。主要可分为高频阻流线圈及低频阻流线圈。(2)调谐与选频作用: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可组成LC调谐电路。即电路的固有振荡频率f0与非交流信号的频率f相等,则回路的感抗与容抗也相等,于是电磁能量就在电感、电容之间来回振荡,这就是LC回路的谐振现象。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201620270394.7,申请日为2016.04.01《功率电感器》,该实用新型提升了电感器的额定电流且降低了直流电阻。但是该实用新型结构复杂,装配及拆卸麻烦,只能承受较低的电压,性能欠佳,适用范围小,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连接简便可靠,生产效率高,能承受较高的电流和电压的新型功率电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功率电感,包括磁罩、第一铜线、第一插脚、第二插脚、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和第二铜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芯的两侧端面上均成型有一个第一凸块,所述第一磁芯的两侧端面上还各成型有一个第二凸块;所述第一插脚上的嵌入条的下端成型有第一翻边,所述嵌入条的上端成型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的另一端成型有U型钩片;所述第一磁芯的两侧端面上均嵌套有第一插脚,所述嵌入条嵌入在第一磁芯上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之间,所述第一翻边贴合在第一磁芯的下平面上,所述第二翻边贴合在第一磁芯的上平面上;所述第一磁芯的中部还绕设有第一铜线,所述第一铜线上的两个绕线端分别卡入在两个第一插脚上的U型钩片中;所述第一磁芯的一侧连接有第二磁芯;所述磁罩固定在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脚上的嵌入条的侧面上方成型有易拆翻边;所述第一插脚上的嵌入条的侧面下方成型有半圆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磁芯与第一磁芯的结构和大小均相同并相互对称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磁芯上设置有第二插脚和第二铜线,所述第二插脚的结构和大小与第一插脚的结构和大小均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铜线和第二铜线均为实心结构。
优选地,所述磁罩上成型有中间条,所述中间条的两端均成型有挡片,所述挡片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两个挡片分别卡入并贴合在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外侧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中间条的中央两侧均成型有分隔片,所述两个分隔片插入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以往的功率电感结构复杂,装配及拆卸麻烦,且大都采用空心线圈,只能通过较小的电流,承受较低的电压,性能欠佳,适用范围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设计成可拆型,并且与铜线的连接简单、方便、可靠,无需再使用电焊,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铜线采用实心结构,能承受较高的电流和电压,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磁罩后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铜线、第一插脚和第一磁芯的装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光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光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91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绞线夹
- 下一篇:一种带指示功能的并联间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