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跑偏汽车制动结构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8083.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6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洵;程硕;李亮;李晨风;刘镔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英创汇智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7/00 | 分类号: | B62D17/00;B60T1/06;B60G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张红平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汽车产业***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制动 防跑偏 前桥 车轮 板簧 制动组件 车架 汽车 制动器技术领域 主销后倾角 停止转动 主销孔 垫片 跑偏 销孔 缓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跑偏汽车制动结构及汽车,涉及制动器技术领域。一种防跑偏汽车制动结构,车轮、前桥、车架和制动组件;所述车架外侧安装有板簧,所述板簧底部与所述前桥连接,所述前桥端部与所述车轮连接;所述前桥端部设置有主销孔,所述板簧和所述前桥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大主销孔内主销后倾角的垫片;所述制动组件安装于所述车轮上,用于使所述车轮停止转动。一种汽车包括防跑偏汽车制动结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跑偏汽车制动结构及汽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汽车制动时候容易跑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跑偏汽车制动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维持直线行驶或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为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我国《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GB7258-2012在路试检验制动性能的检测项目行车制动性能检验中规定了机动车在规定的初速度下的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要求。一般地,商用车产品较多普遍存在跑偏现象。
现有技术一般通过测量左右制动气压信号或者轮速信号,对制动跑偏进行报警,更进一步地,有主动调节左右气压值改善跑偏现象;另一方面,有从制动器本身着手,提出防跑偏可调制动力矩的鼓式制动器。市场上解决汽车制动时候跑偏的情况通常都会采用较为复杂的手段,然而效果并不明显。
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且能有效解决汽车制动时跑偏问题的汽车制动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跑偏汽车制动结构及汽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防跑偏汽车制动结构体积大、质量大、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手段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跑偏汽车制动结构,包括:车轮、前桥、车架和制动组件;
所述车架外侧安装有板簧,所述板簧底部与所述前桥连接,所述前桥端部与所述车轮连接;
所述前桥端部设置有主销孔,所述板簧和所述前桥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大主销孔内主销后倾角的垫片;
所述制动组件安装于所述车轮上,用于使所述车轮停止转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制动组件包括气室、摩擦片和凸轮;
所述气室安装在所述车轮外侧,所述摩擦片和所述凸轮均安装在所述轮毂内圈,气压进入所述气室后,通过气室与所述凸轮连接的连杆推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带动所述摩擦片与所述轮毂接触,转动车轮。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安装于所述车架和所述车轮之间,用于带动车轮进行转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向组件包括转向机和直拉杆;
所述转向机与所述直拉杆一端通过转向垂臂转动连接,所述直拉杆一端通过转动臂与所述车轮连接,所述直拉杆与所述转动臂之间通过球铰点转动连接;
所述转向机安装在所述车架上。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销后倾角为所述主销的轴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板簧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于所述车架上。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板簧通过多片钢板叠加形成。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钢板采用合金钢板。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垫片采用斜垫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英创汇智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英创汇智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80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驾驶支持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转向时用于调节外倾角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