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品回收系统和物品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6501.0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7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方;杨奇峰;刘伟;邹风山;范煜东生;唐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10/764 | 分类号: | G06V10/764;G06V10/75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品 回收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品回收系统,包括机器人和服务器;所述机器人包括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的用于检测是否有用户停留在机器人前方的传感器、用于采集物品图像信息的摄像模块、用于输入物品分类信息的人机交互模块、用于将所述物品图像信息和物品分类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的通信模块;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通信模块上传的物品图像信息和用户输入的物品分类信息,服务器包括用于处理物品图像信息以生成物品特征信息的视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物品特征信息构建物品特征模型的学习模块,以及用于存储所述物品特征模型和用户通过人机交互模块输入的物品分类信息的视觉库。本发明可以实现准确高效的物品分类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品分类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品回收系统和物品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商场、游乐园等公共场所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如何准确的将人们在购物和娱乐活动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成为清洁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现有的方法都是通过人为的在垃圾桶上设置分类标识,依靠人们自觉性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这种方式不能保证分类回收的正确性,垃圾分类的正确与否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自觉性,缺乏主观能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之一,提高垃圾等物品分类回收的准确率和效率,提供了一种物品回收系统。
本发明的物品回收系统包括机器人和服务器;所述机器人包括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的用于检测是否有用户停留在机器人前方的传感器、用于采集物品图像信息的摄像模块、用于输入物品分类信息的人机交互模块、用于将所述物品图像信息以及物品分类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的通信模块;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通信模块上传的物品图像信息和用户输入的物品分类信息,服务器包括用于处理物品图像信息以生成物品特征信息的视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物品特征信息构建物品特征模型的学习模块,以及用于存储所述物品特征模型、物品分类信息和物品特征信息的视觉库。
本发明通过采用机器人进行人类生活垃圾等物品的分类回收,并使机器人与云端服务器进行通信,由服务器通过将机器人采集的物品特征信息与服务器中预存储的物品特征模型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垃圾等物品的快速分类回收的功能。若匹配不成功时,机器人可以通过人机交互模块提示用户输入物品分类信息,同时服务器中设置了学习模块,可以通过学习模块根据物品特征信息构建新的物品特征模型,并将物品特征信息、物品特征模型和用户输入的物品分类信息对应的存储进服务器的视觉库中,当再次出现同类物品时,系统可以将再次出现的物品特征信息与上次存储在视觉库中的物品特征信息和物品特征模型进行匹配,从而得到对应的物品分类信息,这样可以进行准确高效的分类回收。本发明的物品回收系统具备自学习的能力,有效提高了物品分类回收的效率和准确性。本发明的物品回收系统在实现自动垃圾分类的同时可以不断学习并建立新的物品特征模型,而且将图像处理、匹配以及自学习的功能放在云端服务器中完成,可以降低对回收终端的系统要求,降低回收终端的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器人还包括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机器人行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器人还包括导航模块,所述导航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规划机器人的行走路线。机器人可以通过导航模块规划的路线进行漫游,提高了大型商场或娱乐场所中人类生活垃圾等物品的回收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语音模块和触摸屏模块。所述语音模块用于提示用户通过触摸屏模块输入物品分类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器人还包括多个储存桶和托盘,所述托盘设置在储存桶的上方用于承载待回收的物品,所述多个储存桶用于分类存储所述待回收物品,所述驱动模块还用于驱动所述储存桶和托盘动作。所述驱动模块可以驱动多个储存桶运动以使指定分类的储存桶运动到托盘下方,并驱动托盘转动以使其上的物品掉落到指定的储存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65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