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实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7143.6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7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柯佳闻;于贵;王文灿;张鹏远;张兴;舒中文;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南分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洵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处理 实验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实验装置,包括反应器,反应器内部空腔,其上端设有开口,开口处连接有第一收集盘,第一收集盘底壁上设有多个通孔,第一收集盘内设有封堵装置;反应器内竖直设有上下两端贯通的曝气管,曝气管下端穿过反应器底壁并延伸至反应器外,反应器内的曝气管侧壁上设有通气孔,靠近曝气管上端的管口内设有滑动件,曝气管下端的管口处连接有吹风装置,反应器外的曝气管侧壁上连通有渗滤液收集管,渗滤液收集管一端连通至第二收集盘内,第二收集盘与第一收集盘通过回流管相连通;本发明产品,其结构简单,运行布局合理,可有效的准确的模拟生活垃圾填埋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仍然是经济相对落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广泛应用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特别在小城镇的垃圾处置问题上是首选方案,但是现有填埋场也存在很多不足,一般采用厌氧或者准好氧的单一填埋技术,处理效率低,稳定化时间长,渗滤液污染负荷高,环境风险大等不足之处,需要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改进以提高垃圾的处置效率,减轻填埋场处理的负担,降低填埋场运行及封场后的维护费用。
目前,实验室采用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实验装置一般通过控制回灌量、通气量、温度等改善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放大微生物在反应器中的作用,加速降解生活垃圾中的有机污染物,达到固体废物无害化、减量化的处置目的。
由于现有实验装置一般体积较小,微生物降解产生的热量损失大,如在实验过程中采用保温装置,则难以有效控制热量输入量,达不到模拟实际填埋场的效果。
现有实验装置一般采用表面回灌的方式对渗滤液进行回灌处理,如回灌采用的水平盘管的布水方式理论上能均匀布水,但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水力负荷较小不能做到均匀布水,盘管的开孔大小固定,开孔过大会导致回灌速度过快,开孔太小会导致回灌速度慢且容易堵塞,现有的实验装置通风系统和渗滤液回灌系统分别为两套管路,造成实验装置结构冗余,缺乏经济性和美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实验装置,其结构简单,运行布局合理,可有效的准确的模拟生活垃圾填埋过程。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实验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反应器1,所述反应器1内部空腔,其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可封堵所述开口的第一收集盘2,所述第一收集盘2底壁上开设有多个将所述反应器1内部空腔与外部连通的通孔3,所述第一收集盘2内设有可封堵或打开多个所述通孔3的封堵装置;
所述反应器1内竖直设有上下两端贯通的曝气管4,所述曝气管4下端穿过所述反应器1底壁并延伸至所述反应器1外,所述反应器1内的曝气管4侧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布置且相互间隔设置的通气孔5,靠近所述曝气管4上端的管口内设有可封堵或打开管口的滑动件6,所述曝气管4下端的管口处连接有吹风装置7,所述反应器1外的曝气管4侧壁上连通有渗滤液收集管8,所述渗滤液收集管8一端连通至第二收集盘9内,位于所述渗滤液收集管8与所述曝气管4连通位置处下方的所述曝气管4内设有可防止渗滤液流入所述吹风装置7内的单向阀21,所述第二收集盘9与所述第一收集盘2通过回流管10相连通,所述回流管10上设有蠕动泵11,所述反应器1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加热器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实验装置,其结构简单,运行布局合理,可有效的准确的模拟生活垃圾填埋过程,同时反应器内的管路设置更加合理优化,可减少反应器内的热量散失。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南分院,未经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南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71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遮光泡棉胶带、其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三相电机定子断路检测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