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春雷霉素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6595.6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8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潘忠成;祁晨娟;李蒲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19/46;C12R1/465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吴宝泰 |
地址: | 71551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春雷 霉素 发酵 培养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春雷霉素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置培养基,将培养基消毒,灭菌;所述的培养基的配方为:黄豆粕粉5.0~8.0%;NaCl:0.3~0.5%;玉米浆干粉:0.5~1.0%;麦芽糖:2.0~2.5%;鱼油:3.5~4.0%;KH2PO4:0.03~0.05%;肌醇:0.01%~0.05%;pH值为6.8~7.2;(2)在培养基中接种小金色链霉菌株,接种量为10~15vol%,在28~30℃发酵168~170h,对发酵产物过滤,取滤液,即得。本发明实现春雷霉素发酵效价提高,发酵周期缩短,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春雷霉素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春雷霉素(Kasugamycin)由春日链霉菌(Streptomyces kasugaensis)所产生,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于1964年4月从日本奈良县春日神社境内发现,故又名春日霉素。我国于1963年从江西土良地区也分离到一株春雷霉素产生菌,与日本菌株在碳源利用和各种培养基上培养特征有很多不同之处,故命名为小金色链霉菌(S. microaureus)。
春雷霉素自研发以来,其在亚洲和南美洲就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它对水稻稻瘟病(包括叶瘟、稻头瘟、谷瘟)等的防治尤为显著,一般可达到80%以上。不仅如此,春雷霉素的适用作物还包括马铃薯、黄瓜、芹菜、高粱、辣椒、菜豆、柑橘等,可防治甜菜上的甜菜生尾孢、马铃薯上的胡萝卜软鸥文氏菌、菜豆上的栖菜豆假单孢菌、黄瓜上的流泪假单孢菌、番茄叶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等。
值得一提的是,因春雷霉素对人畜无毒、无残留、无污染,符合现代环保要求,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推荐为A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被农业部列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推荐农药,被上海市列为蔬菜标准化工程首推杀菌剂。随着人们对农药安全意识的提高,春雷霉素高效、广谱、无公害的生物特性展示了越来越广泛的市场前景。由于其具有显著的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故自创制成功便在农业上广泛使用。其低毒,安全,高效,对环境友好,是目前最具推广前景的绿色农药之一,也是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农药之一。
春雷霉素的结构由二碳侧链( two-carbon side chain )、春雷胺( kasugamine )、D-肌醇( D-inositol )三部分组成(如下式)。
目前,国内春雷霉素的发酵生产采用三级发酵模式,该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工业化大生产发酵水平较低,其发酵水平维持在10000~12000ug/ml左右。
2、春雷霉素大生产发酵周期长,一般在200h左右,能耗高。
3、春雷霉素发酵生产成本较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降低春雷霉素的生产成本,有效提高春雷霉素发酵效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春雷霉素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方法,实现春雷霉素发酵效价提高,发酵周期缩短,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品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春雷霉素发酵培养基,所述的培养基的配方为:黄豆粕粉5.0~8.0%;NaCl:0.3~0.5%;玉米浆干粉:0.5~1.0%;麦芽糖:2.0~2.5%;鱼油:3.5~4.0%;KH2PO4:0.03~0.05%;肌醇:0.01%~0.05%;pH值为6.8~7.2。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肌醇来源为春季玉米的肌醇,由玉米浸泡液中的植酸钠水解提取,浓度优选为0.03%。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春雷霉素发酵培养基的发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65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