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TO薄膜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6814.2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9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谭时雨;周剑飞;李宏建;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兴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H01B1/08;C01G19/0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黄敏华 |
地址: | 410215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氢氧化物 纳米颗粒分散 混合水溶液 制备 退火处理 前驱体 铟盐 溶胶凝胶前驱体 干燥处理 高导电率 固液分离 纳米颗粒 去离子水 微波烧结 碱溶液 纳米晶 成膜 烘干 锡盐 液旋 沉淀 清洗 | ||
1.ITO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向含铟盐、锡盐的混合水溶液中加入碱溶液,调节混合水溶液的pH值至6-8,将铟盐、锡盐分别转化为沉淀下来的铟氢氧化物、锡氢氧化物;
步骤二、对步骤一后的混合水溶液进行固液分离,采用去离子水多次清洗铟氢氧化物和锡氢氧化物,获得铟氢氧化物和锡氢氧化物的前驱体;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获得的铟氢氧化物和锡氢氧化物的前驱体置于50-70℃中烘干,而后置于650-750℃中微波烧结5-20min,获得ITO纳米颗粒;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获得的ITO纳米颗粒分散在ITO溶胶中形成ITO纳米颗粒分散液;
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的ITO纳米颗粒分散液旋涂成膜,并进行干燥处理和退火处理后获得ITO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TO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ITO纳米颗粒分散液中ITO纳米颗粒的摩尔浓度为0.06-0.24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ITO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含铟盐、锡盐的混合水溶液中锡元素的物质的量占铟、锡元素总物质的量之和的5-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TO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水溶液中的铟盐包括氯化铟、氯化铟水合物、硝酸铟、硝酸铟水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水溶液中的锡盐包括四氯化锡、其水合物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ITO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碱溶液设为氢氧化钠、氨气的水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ITO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采用离心方式进行固液分离;离心时,离心分离机的转速为3000-3500r/min,离心时间为5-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ITO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干燥处理的温度为150-250℃,干燥处理的时间为1-3h。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ITO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退火处理的温度为250-300℃,退火处理的时间为5-10min;其中,退火处理的方式为微波烧结,其处理过程中的保护气体设为氮气、氢气、氩气的一种或者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ITO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的ITO溶胶的制备方法为:将含铟盐、锡(Ⅱ)盐溶于有机溶剂中,在60-80℃回流3h,得到所述ITO溶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ITO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乙醇、乙二醇、二甲苯、丙醇、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兴威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兴威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68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