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基站定位的防踩踏事故实时预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3395.9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0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詹云军;章文;赵皞;韩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6Q50/26;H04W4/029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基站 定位 踩踏 事故 实时 预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基站定位的防踩踏事故实时预警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处理夜间区域内的基站数据,将数据录入地理信息数据库;根据数据库统计并处理各街区手机密度和统计人口密度的关系;根据地型叠合处理结果划分区域空间区块;由基站实时获取、整理手机数据、并反演区域内部各区块的实时人群密度;日间实时监控区域内各区块人群密度若超出预警值,则基站发出警报,否则继续监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使用了手机定位数据来反演人群密度,在人群密度监测上具有实时监测的效果;使用了回归分析了方法分析了手机密度和人群密度的关系,用于反演人群密度,而不是直接将手机密度等同于人群密度,在人群密度监测上更加接近于实际人群密度。
本发明涉及公共安全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基站定位的防踩踏事故实时预警方法。
随着我过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谋求生存,城市内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导致了城市踩踏事故的频繁发生。
由于缺乏成熟的踩踏事故预警方法,此类事故才一直没能得到有效的预防。目前,已有利用手机定位数据实现城市踩踏事故预警的方法,但该方法中,直接将手机密度等同于人群密度,忽略了没有手机和一人多部手机的人群。以武汉市为例,据武汉市2016年统计年鉴,平均每百户人数为280人,而每百户拥有的手机数量为245部,所以简单的将手机密度等同于人群密度是不可靠的,实时观测的人群密度会低于实际人群密度。针对这一缺陷,本发明使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手机密度与人群密度的关系,实测人群密度更加精确,能够更加有效的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具有更好的时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基站定位的防踩踏事故实时预警方法,其对于踩踏事件的预防具有很好的时效性,使用地理统计回归分析分析了手机密度和人口密度的关系,提高人口密度实时监测的精度,能更加有效地实现踩踏事故的实时预警,减少踩踏事故带来的伤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基于基站定位的防踩踏事故实时预警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处理夜间区域内的基站数据,将数据录入地理信息数据库;
步骤2:根据数据库统计并处理各街区手机密度和统计人口密度的关系;
步骤3:根据地型叠合处理结果划分区域空间区块;
步骤4:由基站实时获取、整理手机数据、并反演区域内部各区块的实时人群密度;
步骤5:日间实时监控区域内各区块人群密度若超出预警值,则基站发出警报,否则继续监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信息数据库包括:手机识别码、空间坐标以及时间字段。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数据库处理方法为:根据数据库中夜间手机的空间坐标信息,统计各街区的手机密度,使用回归分析法分析各街区夜间手机密度和统计人口密度的回归关系。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处理各街区手机密度和统计人口密度的关系方法为回归分析法。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地形叠合为:根据街区边界、用地类型的叠合。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获取、整理并反演方法为:基站实时获取手机数据,并实时对其进行整理入库,使用回归分析法中得到的回归方程反演区域内部各区块的实时人群密度。
作为优选项,所述步骤5中:所述预警值包括人群密度预警值和人群密度增长预警值。
作为优选项,所述步骤5中还包括:
步骤5.1:若基站判断人群密度超过人群密度预警值,若超过,则发出红色警报,否则继续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33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托盘滑片自动供料机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的信箱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