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透明木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5274.1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7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黄琼涛;吴燕;张碧莲;吴佳敏;唐彩云;柯少佳;曹坤丽;黄彦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华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K3/08 | 分类号: | B27K3/08;B27K3/00;B27K3/02;B27K5/04;B27K3/52;B27K5/00;B27K3/20;B27K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51583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透明 制备 可见光 木模板 光学透过率 纤维素模板 光能储存 合理调控 浸渍混合 力学性能 纳米多孔 纳米孔隙 真空浸渍 装饰材料 纤维素 可变的 光能 亮化 强韧 轻质 雾度 预聚 聚合 储存 释放 节约 美化 吸收 应用 | ||
本发明是一种发光透明木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纳米多孔纤维素模板法制备发光透明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纤维素木模板制备;(2)预聚;(3)真空浸渍;(4)聚合。优点:通过合理调控木模板纳米孔隙与浸渍混合液的比例,可制备所需的具有一定发光亮度、光学透过率及雾度可变的发光透明木;此发光透明木白天吸收可见光,并将光能储存起来,夜间将储存的光能以可见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且力学性能优异,能用于装饰材料,节约电能,起到美化与亮化作用;轻质和强韧的发光透明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发光透明木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纳米多孔纤维素模板法制备发光透明木的方法,属于木材制造及改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木材是使用最广泛的生物建筑材料,属于可再生资源,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木材主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的高分子材料,由于木材本身的构造,它是不透光的,因此制备的光学透明木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从木材中提取的纤维素纤维已广泛用来研究透明纸的制备,透明纸的制备通过纤维素的溶解和再生,聚合物浸渍或降低纤维素的纤维直径到纳米级;目前,光学透明度超过90%的纤维素透明纸都是使用TEMPO(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氧化纤维素来制备,透光率随着纤维直径的减小而增大;然而,在这些情况下,结构层次、定向的细胞结构和木质细胞壁的纳米复合结构不复存在。
中国专利CN105839471A涉及一种低定量高透明度半透明纸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取30~35重量份的阔叶木原料、40~55重量份的针叶木原料、20~25份甘蔗渣原料分别打浆,打浆时分别混入0.5~1重量份的柔软剂、0.03~0.05份打浆酶,叩解度控制在70~80°SR之间;第二步,分别进行磨浆,进浆质量浓度控制在3.7~4.2%之间,再次分别加入0.25~0.5重量份的柔软剂;第三步,将所得的各浆料混合搅拌,混合搅拌时加入1~1.5重量份的氟化石墨粉;第四步,上网成型。该方法利用木材浆料制成高透明度半透明纸,无法保留原有木材的结构、纹理等性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发光透明木的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多孔纤维素模板法用于制备发光透明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发光透明木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纳米多孔纤维素模板法制备发光透明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纤维素木模板制备;
(2)预聚;
(3)真空浸渍;
(4)聚合。
本发明的优点:
(1)采用在真空条件下用稀土荧光粉末、纳米SiO2、MMA混合溶液浸润脱木素木模板,并加热渗透的方法,充分利用无机和有机材料二者的协同效应,使所制备的发光透明木抗拉强度、刚性等力学性能优异, 强度和弹性模量可达到PMMA的两倍;稀土荧光粉末的加入使之白天吸收光,并将光能储存起来,夜间将储存的光能以可见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节约电能,起到美化与亮化作用;纳米SiO2加入能提高透明木的抗老化、强度和耐化学性能;
(2)工艺简单、能耗低、较环保、有利于工业化生产、轻质和强韧的发光透明木在家具和家居、发光装饰装修材料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3)通过调控木模板纳米孔隙与浸渍混合液的比例,可按需求制得发光亮度、光学透过率及雾度可调节的发光透明木;所得发光透明木的发光亮度范围为0.1-0.3cd/㎡,光学透光率范围为30-70%,雾度范围为15-70%;
(4)本发明属于用脱木素的纳米多孔纤维素模板法制备发光透明木,充分利用纳米多孔纤维素模板法制备发光透明木,不仅木材组织的分层结构保存完好,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发光亮度、光学透光率及雾度,抗拉强度、刚性等力学性能优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华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宜华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52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竹材及在建筑领域应用
- 下一篇:速生材无机改性和微波处理组合改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