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透明木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5274.1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7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黄琼涛;吴燕;张碧莲;吴佳敏;唐彩云;柯少佳;曹坤丽;黄彦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华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K3/08 | 分类号: | B27K3/08;B27K3/00;B27K3/02;B27K5/04;B27K3/52;B27K5/00;B27K3/20;B27K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51583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透明 制备 可见光 木模板 光学透过率 纤维素模板 光能储存 合理调控 浸渍混合 力学性能 纳米多孔 纳米孔隙 真空浸渍 装饰材料 纤维素 可变的 光能 亮化 强韧 轻质 雾度 预聚 聚合 储存 释放 节约 美化 吸收 应用 | ||
1.发光透明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纳米多孔纤维素模板法制备发光透明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纤维素木模板制备;
(2)预聚;
(3)真空浸渍;
(4)聚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透明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纤维素木模板制备,具体如下:1)将木材浸泡在0.1wt% -5 wt%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于30-50℃温度下浸泡12-24h,后用冷水浸泡8-16h;重复三次;2)再放入以H2O2、Na2SiO3组成的混合溶液中于30-60℃下处理6-12h后用冷水浸泡8-16h,重复三次;3)然后将木材取出进行冷冻干燥,时间为 12-24h,随后自然升温至室温,得纤维素木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透明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预聚,具体如下:将稀土荧光粉、纳米SiO2粒子与MMA溶液超声混合30-60min形成混合溶液,然后向混合溶液中添加0.1-0.5wt%的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在70℃-80℃的反应釜内加热预聚合10-30min,随后冰水浴冷却至室温,形成预聚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透明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真空浸渍,具体如下:将纤维素木模板在真空度为50KPa-100KPa的真空浸渍罐中浸润预聚溶液30 min -150min,随后关闭真空压缩机,加压5-8Mpa继续浸渍30-120min;所述步骤(3)重复循环2-3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透明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聚合,具体如下:将经过步骤(3)真空浸渍后的纤维素木模板于30℃-100℃下加热6-24h,之后室温冷却使MMA完成聚合,即得到发光透明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发光透明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H2O2、Na2SiO3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包括1 -10wt%的H2O2和0.1 -5wt%的Na2SiO3,pH值为8-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发光透明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干燥的温度范围为-80℃至-1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发光透明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荧光粉为SrAl2O4:Eu2+、SrAl2O4:Eu2+,Dy3+、Sr2Al6O11:Eu2+,Dy3+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粉末,且粉末平均粒径小于30nm;所述稀土荧光粉末、纳米SiO2与MMA形成的混合溶液中稀土荧光粉末、纳米SiO2、MMA的质量比为(5-20):(10-20):10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透明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真空浸渍中:先将反应釜内部抽真空,达到50Kpa-100Kpa的真空度,在保持负压的状态下注入预聚溶液,直至完全覆盖纤维素木模板,保持60-90 min后排干预聚溶液,后关闭真空,加压5-8Mpa浸渍30-120min,此过程重复2-3次。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发光透明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聚合的加热温度为60-90℃,处理时间12-18小时;聚合过程中,对于厚度为5mm以下的木材,用玻璃板作为夹板,以固定薄木干燥后的形态;厚度5mm以上的木材不用夹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华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宜华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52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竹材及在建筑领域应用
- 下一篇:速生材无机改性和微波处理组合改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