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物流车厢骨架轻量化用铝合金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5268.6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8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雷素萍;潘文;李永弟;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C22C1/03;C22F1/05 |
代理公司: | 广西慧拓律师事务所 45116 | 代理人: | 黄九华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车厢骨架 杂质元素 轻量化 铝合金 物流 新能源 铝合金骨架 铝合金型材 重量百分比 合金元素 节省材料 制备工艺 合金 节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物流车厢骨架轻量化用铝合金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Mg:0.55‑0.65%、Si:0.6‑0.7%、Cr:0.1‑0.18%、Mn:0.18‑0.25%、Zr:0.1‑0.2%、Nb:0.1‑0.2%、Sc:0.05‑0.1%、Fe≤0.25%、Zn≤0.05%、Ti≤0.05%、Cu≤0.05%,其它杂质元素单个含量≤0.02%、其它杂质元素总含量≤0.15%,余量为Al。本发明通过严格控制合金的成分,调整合金元素的含量,添加微量的Zr、Nb、Sc元素及制备工艺及参数,使得铝合金型材的强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制备的铝合金骨架厚度更薄,节省材料,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新能源物流车厢骨架轻量化 的铝合金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重要 途径。所谓的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汽车产品进行优化设计, 在确保汽车综合性能指标的前提下,通过使用新型材料,尽可能降低汽车产品自身重量,达 到减重、降耗、环保、安全的综合目标。研究表明,汽车所用燃料约60%消耗于汽车自重, 汽车的质量每减轻100kg,每公里所用燃料将减少0.4L-0.8L,CO2排放也将减少。燃油效率 提高,意味着降低汽车的耗油量和排污量,在同样的输出功率下,较轻的车对于发动机来说 就是较轻的负载,汽车的操控稳定性也有所提高。所以减少汽车车体重量对降低发动机的功 耗和减少汽车总重量具有双重的效应。
对于物流车辆而言,车厢自重占整车重量比例较大,而骨架又占车厢重量比例较大,因 此,减轻车厢骨架的重量已成为物流企业关注的焦点。由于铝的比重约为钢的1/3,铝合金 被公认是汽车轻量化的理想材料。物流车辆车厢轻量化是大势所趋,铝合金车厢与其他材料 相比,能有效降低非载荷重量,而且铝材可回收性强,造型美观,节约能耗,散热性好,耐 腐蚀,耐疲劳,成为未来物流车厢制造业替代钢材的首先材料。
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示范运行和推广应用,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 基础,但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整车控制系统、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等方面 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目前车厢骨架采用的铝合金存在着强度不够的问题,安全性能 得不到保证,因此,只能采用增加铝合金型材厚度来保证骨架的强度,导致铝合金车厢生产 成本高,车厢重量也比较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能源物流车厢骨架轻量化用铝合 金及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严格控制合金的成分,调整合计元素的含量,添加微量的Zr、Nb、 Sc元素及制备工艺及参数,使得铝合金型材的强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制备的铝合金骨架厚度 更薄,节省材料,节约成本。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能源物流车厢骨架轻量化用铝合金,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 Mg:0.55-0.65%、Si:0.6-0.7%、Cr:0.1-0.18%、Mn:0.18-0.25%、Zr:0.1-0.2%、Nb:0.1-0.2%、 Sc:0.05-0.1%、Fe≤0.25%、Zn≤0.05%、Ti≤0.05%、Cu≤0.05%,其它杂质元素单个含量≤ 0.02%、其它杂质元素总含量≤0.15%,余量为Al。
进一步优选,其化学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Mg:0.6%、Si:0.65%、Cr:0.15%、Mn:0.20%、 Zr:0.15%、Nb:0.15%、Sc:0.08%、Fe≤0.25%、Zn≤0.05%、Ti≤0.05%、Cu≤0.05%,其它杂 质元素单个含量≤0.02%、其它杂质元素总含量≤0.15%,余量为Al。
本发明的新能源物流车厢骨架轻量化用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熔炼、精 炼、铸造、均匀化、挤压和人工时效的步骤,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52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电解液
- 下一篇:一种液压内导缸表面的激光强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