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助注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3208.0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4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丁乃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乃祥 |
主分类号: | A61M5/20 | 分类号: | A61M5/20;A61M5/31;A61M5/315;A61M5/42;A61M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注射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注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两个半圆管形的套筒,两个套筒其中一个侧边铰接在一起,两套筒内壁上均固定簧片,簧片呈弧形并横向设置在套筒内,簧片其中一端固定在套筒内壁上,簧片另一端不固定,其中一个套筒上端竖直固定立柱,立柱上横向固定固定板,固定板下底面上固定电机,电机通过控制系统连接电源,能够对注射部位进行按摩,揉搓的力度固定,降低人手的抖动,进而降低病人的疼痛,通过电机自动推进注射器,注射速率固定,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疲劳度,同时大大减少病人疼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注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注射,指的是借助注射器一类的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人体,以达到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其与吃药不一样,药剂经注射后可迅速到达血液并产生作用。肌肉注射又称肌内注射,使用十分广泛,可用以推入各种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维生素、酶制剂、生物碱制剂、血液、破伤风抗毒素等)。肌肉血管尤其丰富,药物注入可迅速吸收,一般用量5~10ml。注射部位多用三角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等。一般进针2.5~3cm。臀大肌使用最多,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一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上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象限避开内角处为注射部位。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若肌肉放松,进针、拔针迅速,推药缓慢,则一般药物肌肉注射均无痛苦。若注射部位远离神经、血管,推药前回抽无回血,则肌肉注射比较安全。
在进行肌肉注射时,为了便于药物扩散以及降低疼痛感,注射人员通常会揉搓注射部位,但是揉搓的力度不好掌控,如果揉搓力度过大,会导致肌肉与针头发生相对移动,使得针头挑动肌肉,造成疼痛。同时在进行注射时,由于人手无法长时间保持固定位置,在保持一个姿势和位置时,人手的抖动是不受主观意识控制的,尤其是在人手在拿捏小尺寸的物品时,抖动尤其明显。再者,人手在注射时,用于注射的手不仅要捏住注射器,而且要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杆,人手的推动速率是不定的,尤其是疲劳之后,注射速率差别很大。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辅助注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能够对注射部位进行按摩,揉搓的力度固定,通过套筒来固定注射器,人手手握套筒来进行注射,降低人手的抖动,进而降低病人的疼痛,通过电机自动推进注射器,注射速率固定,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疲劳度,同时大大减少病人疼痛。
本发明所述的辅助注射装置,包括两个半圆管形的套筒,两个套筒其中一个侧边铰接在一起,两套筒内壁上均固定簧片,簧片呈弧形并横向设置在套筒内,簧片其中一端固定在套筒内壁上,簧片另一端不固定,其中一个套筒上端竖直固定立柱,立柱上横向固定固定板,固定板下底面上固定电机,电机通过控制系统连接电源,电源与控制系统固定在固定板上,电机转轴上同轴固定螺丝杆,螺丝杆与套筒中心线平行,螺丝杆上配合螺母,螺母固定在压板的一端上,压板的另一端上设置滑孔,压板通过滑孔套在立柱上,压板位于两簧片的中心位置的正上方,立柱上横向固定滑套,滑套内配合滑杆,滑杆一端靠近螺丝杆,另一端伸出于立柱外,螺丝杆上同轴固定凸轮,凸轮的位置与滑杆端部的位置对应,套筒外壁上竖直设置按摩杆,按摩杆上端与滑杆铰接,按摩杆上套有弹簧,弹簧上端固定在套筒上,弹簧两端设置限位片,限位片固定在按摩杆上,按摩杆底端固定按摩片。
其中一个套筒非铰接侧边上横向固定弧形齿条,另一个套筒的非铰接侧边上固定固定片,固定片上设置进给孔,进给孔的位置与齿条对应,进给孔的大小与齿条的宽度对应,齿条为弹性材料制成,将齿条伸入进给孔内,由于齿条具有弹性,进给孔的内侧边会卡在齿条上的两齿之间,进而齿条与固定片的位置固定,进而将两套筒位置固定。需要解开时,手指压下齿条,使得齿条上的齿与固定片脱离,进而齿条可以从进给孔内抽出,两套筒解除固定。
按摩片为U形,注射器的针头穿过按摩片的中间,这样可以尽量增大注射点周围的按摩区域。
套筒上固定限位筒,限位筒套在螺丝杆上,防止螺丝杆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乃祥,未经丁乃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32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