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庭厨余生物废弃物的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9404.4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6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贺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玉婷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033;F23G5/04;F23G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庭 生物 废弃物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庭厨余生物废弃物的处理装置,其安装于家用的厨余粉碎机的下游侧,包括滤水装置、风干装置和碳化炉,厨余粉碎机输出含有生物质颗粒的糊浆状液体,滤水装置具有模式门和滤水器,糊浆状液体在滤水器中被挤压滤水形成半干燥的生物质圆柱,风干装置利用家用空调外机的排出风对生物质圆柱进行风干,碳化炉利用家用燃气加热生物质圆柱使其热解;处理装置还包括多个致动器以及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当家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控制器才使整个设备处于运转状态。本发明利用空调排出风作为干燥源处理生物质废弃物,节省了能源,利用普通家庭可得的资源进行生物质燃料的生产,具有环保、方便、易推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领域、废弃物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家庭厨余生物废弃物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每年每个家庭所产生的厨余生物废弃物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如果将其直接丢弃,一方面会带来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厨余生物废弃物大多为有机物,蕴含大量可利用的生物质,如果不加利用,也是一笔巨大的浪费。然而目前的生物燃料制备装置都是专用的工业化设备,没有适合家用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家庭厨余生物废弃物的处理装置,其安装于家用的厨余粉碎机的下游侧,厨余粉碎机用于将厨余垃圾研磨成细小的生物质颗粒并与水混合成糊浆状液体,处理装置包括滤水装置、风干装置和碳化炉,其中:
滤水装置通过第一管道连接于厨余粉碎机,滤水装置包括一个模式门和一个滤水器,模式门可择一地关闭第二管道或第三管道,第二管道直接通向家庭的下水管,第三管道通向滤水器;滤水器用于对糊浆状液体进行半干燥处理,其具有一个圆柱形的空腔,空腔具有一个可开启的底部,底部具有一个排水孔,排水孔通过第四管道通向下水管;空腔内部设有一个与底部固定连接的刚性过滤网和一个可被驱动上下移动的压板;
当糊浆状液体在空腔中积攒到第一预定体积后,模式门关闭第三管道,压板被驱动向下移动,糊浆状液体被挤压,其中的水由底部的排水孔排出,压板移动设定距离后,糊浆状液体经滤水半干燥处理成为生物质圆柱,然后底部被打开且压板被驱动向上移动,生物质圆柱掉落到风干装置,然后底部被关闭且模式门关闭第二管道,如此往复,以连续产出生物质圆柱;
风干装置是一个带有风道的容器,容器中部具有一个镂空的、可翻转的置放板,用于置放从滤水装置掉落下来的生物质圆柱,风道的入口连接到家用空调外机的出风口,风道的出口通向室外;容器的下端具有连通到碳化炉的出料口,当生物质圆柱在置放板上积攒到第一预定重量后,置放板被翻转,从而使得风干装置内的生物质圆柱掉落到碳化炉;
碳化炉包括一个双层的热容器以及一个加热器,热容器的夹层之中填充有热媒介油,加热器连接于家用燃气管道,当热容器内的生物质圆柱积攒到第二预定重量后,加热器以家用燃气为燃料对热容器的外表面进行加热,使热容器内部温度达到生物质的热解温度并维持预定时间;
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模式门的第一致动器,用于驱动底部的第二致动器,用于驱动压板的第三致动器,用于驱动置放板的第四致动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第一致动器和家用空调,且控制器被配置为:只有当家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控制器才控制第一致动器使模式门关闭第二管道,进而使得所述处理装置开始运作。
优选地,处理装置还包括设于空腔内的液位传感器,设于置放板上的第一重量计,设于热容器内的第二重量计。
优选地,处理装置还包括设于热容器内部的温度传感器。
优先地,生物质的热解温度为180~220℃。
本发明利用普通家庭可得的资源进行生物质燃料的生产,具有方便易推广的特点,且其利用空调排出风作为干燥源,节省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玉婷,未经贺玉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94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