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镁合金型材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1903.9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9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奚廷斐;张志雄;万子义;关绍康;朱世杰;李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沣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06 | 分类号: | B21C23/06;B21C31/00;C22F1/06;A61L31/02;A61L3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乐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镁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型材及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镁合金型材中的晶粒包括第一相晶粒以及弥散分布在所述第一相晶粒之间的第二相晶粒;第一相晶粒为微米晶粒;第二相晶粒的尺寸为50nm‑230nm。上述镁合金型材相比于传统铸态方法制备的型材,上述镁合金型材具有组织结构细化,第一相与第二相晶粒均匀,第二相晶粒的尺寸为50nm‑230nm的特点。从而使得镁合金型材具有耐腐蚀性能强、抗拉强度高、屈服强度高、塑性变形高的优点,能够满足可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医用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镁合金型材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镁合金材料在医疗领域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可植入医疗器械。与其它金属生物材料相比,具有置入人体后能完全降解、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
目前,利用镁合金材料制备可植入的医疗器械多采用铸态挤压的方式。但是,此方法加工出的镁合金型材因其较差的耐腐蚀性能、较低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较低的塑性变形能力,并不能完全满足可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的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耐腐蚀性能强、抗拉强度高、屈服强度高、塑性变形高的镁合金型材。
一种镁合金型材,所述镁合金型材中的晶粒包括第一相晶粒以及弥散分布在所述第一相晶粒之间的第二相晶粒;所述第一相晶粒为微米晶粒;所述第二相晶粒的尺寸为50nm-230nm。
上述镁合金型材具有组织结构细化,第一相与第二相晶粒均匀,第二相晶粒的尺寸为50nm-230nm的特点。从而使得镁合金型材具有耐腐蚀性能强、抗拉强度高、屈服强度高、塑性变形高的优点,能够满足可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的要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相晶粒的平均尺寸小于等于3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镁合金型材的抗拉强度为200MPa-400MPa,延伸率为18%-36%,屈服强度为180MPa-360MPa。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镁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
一种镁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镁合金坯料;
将所述镁合金坯料置于模具中,对所述镁合金坯料进行往复挤压,得到镁合金型材;往复挤压时,正压为200KN-500KN,背压为200KN-500KN;
所述往复挤压为用内部包含缩颈区的往复挤压模具进行挤压,以使所述镁合金坯料在往复挤压过程中还受到所述缩颈区的作用力。
上述镁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采用往复挤压工艺,能够细化晶粒,并使得第一相、第二相在镁合金型材中重新均匀分布。制备的镁合金型材具有耐腐蚀性能强、抗拉强度高、屈服强度高,塑性变形高的优点,能够满足可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的要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往复挤压之前,还包括将模具和所述镁合金坯料进行预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往复挤压的挤压温度为523K-643K。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往复挤压的挤压速率为2mm/s-8mm/s。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往复挤压的挤压比为10:1-60: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镁合金型材在制备可降解医疗器械材料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镁合金型材在制备可降解医疗器械材料中的应用。
上述镁合金型材可以作为可降解医疗器械材料方面的应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医疗器械为血管支架、血管夹、吻合器、骨板或骨钉。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沣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沣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19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