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脂质体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7301.6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2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斌;李春炎;张叶俊;陈光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47/24;A61K49/00;A61P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脂质体 纳米 药物 递送 系统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脂质体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体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包括量子点和脂质体,所述量子点嵌入所述脂质体的磷脂双分子层中,所述脂质体的结构中包括靶向配体;
所述靶向配体为肿瘤血管靶向肽RGD、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靶向肽VHPK或叶酸;
所述脂质体由氢化大豆卵磷脂、胆固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复合物与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靶向配体复合物按照摩尔比(30~60):(40~50):(1~10):(0.1~5)组成;
所述量子点为疏水性配体修饰的近红外荧光量子点,所述疏水性配体为十二硫醇,所述近红外荧光量子点为Ag2Se、Ag2S、Ag2SxSe1-x或Ag2Te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其中x取值为0.1~0.9;
所述近红外荧光量子点的荧光发射波长位于近红外II区1000~1700nm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体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在脂质体药物递送系统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01~30%,所述脂质体在脂质体药物递送系统中的质量百分比为70~99.9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体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体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平均粒径为10~10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体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脂质体的原料与油溶性量子点溶于有机溶剂中,混合后除去溶剂,得到脂膜,使用生理盐水或等渗的磷酸盐缓冲液溶解脂膜;
(2)将步骤(1)中脂膜置于水浴中加热、震荡得到量子点脂质体复合物混悬液;
(3)将步骤(2)中复合物混悬液过膜得到所述脂质体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脂质体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或氯仿中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脂质体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除去溶剂的方法为旋转蒸发法。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脂质体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50~6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脂质体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膜为碳酸酯膜。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体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制备病灶显影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73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