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内芯片及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3150.0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0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熊友军;周彦;李友朋;范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08 | 分类号: | H02K1/08;H02K1/14;H02K1/24;H02K1/16;H02K1/26;H02K29/03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内芯片及电机。
背景技术
电磁噪声是电机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它是电磁力作用在定、转子间的气隙中,产生旋转力波或脉动力波,旋转力波或脉动力波作用于定子而产生振动,形成电磁噪音。电磁噪声与电机气隙内的谐波磁场以及由此产生的电磁力波幅值、频率和极数,以及定子本身的振动特性有关。
传统降低微小型永磁直流电机径向电磁力的方法包括斜槽、斜极,或缩小转子槽开口宽度,或采用闭口槽、磁性槽楔,或降低气隙磁通密度、增大气隙、采用不均匀气隙等方式。然后现有技术的该种通过降低径向电磁力实现的降噪方法极易导致电机转矩能力降低,并且还会增加电机制造工艺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内芯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降噪技术导致的电机转矩能力降低以及增加电机制造工艺难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内芯片,包括轭部和呈辐射状均匀分布于所述轭部外缘的至少两个齿部,相邻的两所述齿部之间形成凹槽,各所述齿部的末端的两侧均设有向相邻的所述齿部延伸的极靴部,各所述齿部上至少有一个所述极靴部上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各所述齿部上的两所述极靴部上均设有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各所述极靴部上的所述通孔数量大于等于1。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长条形的长孔,且所述长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极靴部的延伸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极靴部的外侧边缘呈弧面状,所述极靴部的内侧面呈平面状。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内芯片为转子铁芯或者定子铁芯。
进一步地,各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极靴部的中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电机内芯片中,通过在极靴部设置通孔能够降低电机内芯片的磁导率,进而达到降低气隙磁场产生的径向力波的效果;在极靴部设置通孔,在加工工艺上极为简单;另外,在电机内芯片上,磁力线大部分顺着齿部的延伸方向分布,经过极靴部的磁力线较少,在极靴部设置通孔后不会导致局部磁饱和,不影响磁感应强度,同样不会减小经过齿部的磁通量,因而能够有效的保持电机的转矩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包括用于绕设线圈绕组的内芯,所述内芯由多块所述电机内芯片叠加而成,各所述电机内芯片上的所述齿部叠加形成绕线齿,各所述电机内芯片上的所述凹槽叠加形成绕线槽,各所述电机内芯片上的所述极靴部叠加成极靴。
进一步地,叠加成其一所述极靴的各所述极靴部上的所述通孔正对设置。
进一步地,叠加成其一所述极靴的各所述极靴部上的所述通孔相互错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电机中,内芯由多块电机内芯片叠加而成,各内芯上的齿部叠加成绕线齿,各内芯上的凹槽叠加成绕线槽,各内芯上的极靴部叠加成极靴。在电机内,由于内芯由前述电机内芯片叠加而成,通孔能够降低内芯的磁导率,进而达到降低气隙磁场产生的径向力波的效果;内芯由多块电机内芯片叠加而成,在加工工艺上极为简单;另外,在内芯上,磁力线大部分顺着绕线齿的延伸方向分布,经过极靴的磁力线相对较少,在极靴设置通孔后不会导致局部磁饱和,几乎不影响芯片的磁感应强度,同样不会减小经过齿部的磁通量,因而能够有效的保持电机的转矩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内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磁密分布云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与普通电机仿真电磁转矩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区域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例提供的电机与普通电机,在额定工作状态一极下的气隙径向力波密度曲线图。
图7为图6局部区域B的放大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电机内芯片 11—齿部12—轭部
13--凹槽14—极靴部15—通孔
2—内芯 21—绕线齿22—绕线槽
23--极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3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