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及其安全座椅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0364.0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1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杨宏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1/207 | 分类号: | B60R21/207;B60R21/231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胡云飞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及其 安全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及其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大客车乘坐安全性一直是汽车技术研究的重点,由于大客车重心高、乘载人员多,在机动车肇事事故中,事故死亡人数比例居于首位,而在不同类型事故中,大客车侧翻或翻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为严重。因此对大客车侧翻或翻滚后乘客的保护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针对大客车侧翻稳定性的研究包括主动安全控制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主动安全控制技术在侧翻事故发生前为驾驶员提供预警信息或通过大客车控制系统主动采取避险措施,实现对侧翻的防控,从而改善大客车侧翻稳定性;被动安全技术一般是通过在座椅上增加安全气囊,在车辆受到撞击时撞击传感器检测到撞击信号,控制点火器为充气剂点火,充气剂爆炸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填充至气囊中,使气囊瞬间弹出,从而对人体进行防护,但是现有的安全气囊在弹出之后的一定时间内会自动放气,这样设置可方便乘客在撞击后逃出车厢,但是自动放气的气囊仅对于撞击次数少的情况适用,对于车辆翻下斜坡等会导致车辆持续翻滚的情况来说不再适用,因为车辆翻下斜坡的翻滚时间较长,气囊如果自动放气会导致乘客之间在持续的翻滚中受到二次碰撞,依然无法避免乘客的伤亡;另外,针对现有技术中充气后包裹住头部的气囊还有另一个缺点,就是气囊自动放气后处于松弛状态,松弛的气囊可能会覆盖住人的口鼻,如果乘客在事故中晕去很可能导致乘客窒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车辆发生翻滚事故时更加安全可靠的安全座椅;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装有该安全座椅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安全座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安全座椅包括头枕和靠背,所述头枕和/或靠背内设有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可在车辆受到撞击时自动弹出且弹出后处于人体头部的侧方,所述安全气囊为封闭气囊。本发明的安全座椅使用的安全气囊可在车辆发生撞击时弹出,在车辆翻滚时一直为乘员的头部进行保护,还可在车辆翻滚停止后通过手动方式实现气囊的放气,相对于传统自动放气的安全气囊,一方面可为乘客提供长时间的保护,防止车辆在斜坡等场景中持续翻滚时因气囊放气而失去对乘客头部的保护,进而可有效防止二次碰撞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气囊位于人体头部的侧方,不会阻挡人的口鼻,且由于气囊为手动放气,因此不会导致因乘客晕厥且松弛的气囊覆盖乘客的口鼻导致乘客窒息的危险。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安全气囊弹出后需要放气的技术偏见,采用安全气囊弹出后不立即放气的构思,仅在需要放气时手动放气。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安全气囊上设有手动放气结构以在车辆翻滚停止后手动放气。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安全气囊位于靠背内。靠背内空间较大,可便于气囊充气装置或发生装置的设置。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靠背上安全气囊的出口位于人体肩部。将气囊的出口设置在肩部可方便气囊在弹出时直接位于人体头部以对人体头部进行安全防护。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1-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安全气囊有两个,分别对称布置在安全座椅的两侧。
本发明的车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车辆包括车厢和安装在车厢内的安全座椅,安全座椅包括头枕和靠背,所述头枕和/或靠背内设有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可在车辆受到撞击时自动弹出且弹出后处于人体头部的侧方,所述安全气囊为封闭气囊。本发明的车辆使用的安全气囊可在车辆发生撞击时弹出,在车辆翻滚时一直为乘员的头部进行保护,还可在车辆翻滚停止后通过手动方式实现气囊的放气,相对于传统自动放气的安全气囊,一方面可为乘客提供长时间的保护,防止车辆在斜坡等场景中持续翻滚时因气囊放气而失去对乘客头部的保护,进而可有效防止二次碰撞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气囊位于人体头部的侧方,不会阻挡人的口鼻,且由于气囊为手动放气,因此不会导致因乘客晕厥且松弛的气囊覆盖乘客的口鼻导致乘客窒息的危险。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安全气囊弹出后需要放气的技术偏见,采用安全气囊弹出后不立即放气的构思,仅在需要放气时手动放气。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安全气囊上设有手动放气结构以在车辆翻滚停止后手动放气。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安全气囊位于靠背内。靠背内空间较大,可便于气囊充气装置或发生装置的设置。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靠背上安全气囊的出口位于人体肩部。将气囊的出口设置在肩部可方便气囊在弹出时直接位于人体头部以对人体头部进行安全防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03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有安全气囊的前排座椅
- 下一篇:一种安全带支架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