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e/N掺杂的多孔碳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0360.2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4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玲;魏金兰;刘江涛;左路杰;王寒;高翔;胡雨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9/22 | 分类号: | D01F9/22;D01F9/32;D01F1/10;B01J27/24;B01J35/06;B01J37/08;B01J37/3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卢敏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e 掺杂 多孔 碳纤维 制备 方法 | ||
1.一种Fe/N掺杂的多孔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1.10~3.80g六水合硝酸锌作为前驱物和2.20~5.80g二甲基咪唑分别加入到80~200mL甲醇溶液中,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在磁力搅拌下进行反应,所得产物通过离心分离、洗涤,获得金属有机配合物纳米颗粒;
所述磁力搅拌的时间为2~9h、转速为120~320rpm;所述离心分离的时间为6~18min、转速为9000~14000rpm;
步骤b、将所述金属有机配合物纳米颗粒分散到4~7mL 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加入0.25~0.45g聚丙烯腈,磁力搅拌至聚丙烯腈溶解后,再加入0.05g~0.5g六水合三氯化铁,获得电纺溶液;
所述磁力搅拌的时间为3~12h、转速为120~320rpm;
步骤c、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所述电纺溶液制备成六水合三氯化铁/金属有机配合物/聚丙烯腈的电纺纤维,并通过铜网收集,得到六水合三氯化铁/金属有机配合物/聚丙烯腈纤维薄膜;
所述静电纺丝的电压为8~13KV、流速为0.2~0.6mL/h、时间为1~14h、喷丝头到接收屏之间的距离为9~18cm;
步骤d、对所述纤维薄膜进行煅烧,煅烧的温度为700~1000℃、煅烧时间为3~10h,即获得Fe/N掺杂的多孔碳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03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