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带涂层机匣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7719.0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0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郑忆南;苗鸿志;安丽莎;郝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李晓光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涂层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带涂层机匣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机匣壳体的加工路线为,在将精车工序中将内部重要尺寸、涉及后续装配的尺寸留0.3mm~0.5mm余量;实施喷涂工序,待喷涂工序结束后再通过车涂层工序进行剩余余量的加工,以抵消喷涂工序中吹砂、喷涂工序对壳体的冲击;在剩余余量的加工完成后进行机匣壳体内部关键尺寸的车加工。本发明针对薄壁带涂层机匣类零件控制吹砂、喷涂对机匣壳体的影响,保证机匣壳体最终状态下内部重要、装配尺寸的合格、稳定,满足装配方面的要求,并提高涂层在机匣壳体上的附着力,提高涂层的使用寿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器机匣制造技术,具体为一种薄壁带涂层机匣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机匣类零件都具有直径尺寸大,壁厚薄,刚性差等特点,同时为了配合内部的转子叶片,机匣壳体内部常喷有耐磨、耐高温等涂层,喷涂工序中的吹砂、喷涂会对零件产生较强的冲击力,造成零件的变形,并影响最终内部的装配关系。那么如何控制吹砂、喷涂对机匣壳体的影响,寻找一个成熟的工艺加工方案,保证机匣壳体内部重要、装配尺寸的合格、稳定一直是机匣工艺人员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努力的方向。
常规的解决方案多在提高零件自身刚性,减少零件切削应力、喷涂预变形等方法上,但无论在控制变形上还是在提高涂层附着力上都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机匣类零件在喷涂工序中,吹砂、喷涂会对零件产生较强的冲击力,造成零件的变形等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零件加工质量和零件装配效率的薄壁带涂层机匣加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一种薄壁带涂层机匣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机匣壳体的加工路线为,在将精车工序中将内部重要尺寸、涉及后续装配的尺寸留0.3mm~0.5mm余量;
实施喷涂工序,待喷涂工序结束后再通过车涂层工序进行剩余余量的加工,以抵消喷涂工序中吹砂、喷涂工序对壳体的冲击;
在剩余余量的加工完成后进行机匣壳体内部关键尺寸的车加工。
喷涂工序前在机匣壳体内型面或装配T型槽内安装橡胶材料填充物以抵消喷涂、吹砂工序对零件的冲击力,并控制最终状态下零件的变形量。
在车涂层工序中,对涂层的加工尺寸进行调整,车磨涂层时采用圆弧形结构进行加工,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依据设计给出的涂层公差进行加工,涂层中间位置加工成涂层厚点。
对涂层的加工尺寸进行调整为:涂层中部增加涂层厚度达到设计上偏差,而涂层的上下边缘则减少涂层的厚度达到设计的下偏差。
在剩余余量的加工完成后进行机匣壳体内部关键尺寸的车加工为,选用可喷雾状切削物的刀具进行加工,保证涂层状态不变。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发明针对薄壁带涂层机匣类零件控制吹砂、喷涂对机匣壳体的影响,保证机匣壳体最终状态下内部重要、装配尺寸的合格、稳定,满足装配方面的要求,并提高涂层在机匣壳体上的附着力,提高涂层的使用寿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应用本发明方法提高零件加工质量、精度和效率,提高零件装配质,加大喷涂在机匣壳体上的附着力,提高涂层的使用寿命,为机匣壳体的加工开拓了新的思路。
3.本发明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零件加工质量、精度,控制零件变形,提高零件装配效率,避免了后续装配过程中对机匣壳体及相配件的抛修量,避免后续局部涂层的脱落现象及返工、返修的工作量。此项技术的使用充分体现了机匣加工技术的成熟性,必将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77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